【摘要】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英語是一門語言科學,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英語教學必須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語言教學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提升語言素養,這是語言學科教學的實質所在,英語學科也不能例外。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發展;學生;思維
在語言教學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提升語言素養,這是語言學科教學的實質所在,英語學科也不能例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哪些層面入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呢?筆者在實踐中發現,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動機,讓學生自覺思維
有許多學生誤認為學英語就是死記硬背,課堂上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記什么,無需動腦筋去思考,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英語學習也需動腦筋思考,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交際工具,若想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 ,不先思考,怎么講得出?進行英語會話,做英語練習,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都需動腦筋考慮。在學習中一個學生愿不愿意動腦筋,喜不喜歡積極思考,是他思維能力能不能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思維活動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完成時態和被動語態時都要用到動詞的過去分詞,過去分詞的構成形式有規則的也有不規則的。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按照規則比較好記憶,而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比較難記,也容易記錯。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動腦筋想辦法,把那些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按一些規律進行歸類記憶,如:“AAA”式“ABA”式、“ABB”式 、“ABC”式等。
常言道求知欲與好奇心密切相關,可以說,求知欲是從好奇心發展起來的。學生學英語,對英語的特點、英語的文化背景、交際習慣、人文心理等都有種好奇心,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點燃學生心中的好奇心之火。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單元的重點語法內容;課文中的難句、長句;與漢語文化背景、交際習慣、人文心理大相徑庭的特殊英語語言現象;學生容易混淆、弄錯的語言現象;一義多句的語言表達現象;以及其它。教師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生的自覺性就會大大增強,就會自覺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使其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應善于啟發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善于激發學生思考。教師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引導質疑,讓學生提出問題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己提出各種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鉆研教材。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是有一個過程的。最初可以先由教師向學生提問,并使學生認識到提問的意義和方法,接著就鼓勵和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問題提得好的同學,老師要給予表揚,當學生能夠踴躍提出各種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進一步要求提高問題的質量,鼓勵學生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經驗,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三、倡導自主,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發展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的 “認知發現說”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機械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非常重視人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他大力提倡發現法學習,所謂發現法,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要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可見,教師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十分重要。例如,一般的英語教學,學生多是處于被動地位,聽教師講解,識記單詞、語法規則、句型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引入閱圖法,教師在課堂上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提問和回答,在提問和回答這些問題時不能查閱課本,只能看出示的示意圖,讓學生根據這幅圖展開討論,討論后,才讓學生打開課本,聽錄音,再讀對話,講解一下語言難點和句型。這樣的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積極性,培養發現的興趣與態度,使所學的知識牢固,更重要的是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強化表達,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思維和語言有密切的關系。一個語言表達水平很低的人絕不可能具有高度發展的思維能力,語言混亂的人,其思維大多也是混亂的,英語是一種語言,所以在英語課上提高英語的語言表達水平,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主要是要熟練地掌握英語語言和靈活地運用英語,也就是善于運用英語這種語言來準確地、清晰地、系統地和生動地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當教師的常常會聽見學生在英語考試后訴苦說:“這道書面表達題不難,但我就是說不好。”其實,說不好又寫不出,就是懂得不透徹,思路不清晰。學生如果能夠經常把內部思想變為外部語言,并對展開的外部言語進行加工、整理,使之用詞恰當、結構嚴密、前后連貫、符號邏輯,那么,他們的思維能力必將得到迅速的提高。
總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生動直觀、抽象思維和實踐合理地結合,使學生的感覺、知覺轉化為概念,用概念構成思想并以言語的形式加以表達;并使他們學會把從課本中學到的思想用于實際,使抽象的知識上升為具體的知識,又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發展了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