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現狀出發,樹立高中生體育自主學習的三個目標,隨之探討了體育自主學習的前提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自主學習
進入高中,同學們的學校生活明顯出現學業趨于緊張,學習習慣需要調整,心理負擔較重等問題,如何上好高中生的體育課,在幫助學生鍛煉體能的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克服困難的韌性,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我們體育教師的責任。高中生的體育課課時有限,在有限的課時中實現這一系列目標肯定是有困難的。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必須改革教學理念,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意識。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多以技術教學為中心,教學偏重于教師一方,教學效果偏重于“學會某項技術”,而忽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多以教師先示范,再講解動作要領,學生按照教師要求的步驟去練習,然后教師再去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這在當前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已經明顯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期待;“自主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下,日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理念?!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體育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互動的過程,要注重學生的學法研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認真思考的課題。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同行們略作探討: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1.增強學生的抗挫能力
在體育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如難度較高的、有一定危險的練習項目、惡劣的天氣變化等等,在這種逆境情況下,往往會令大多數同學望而卻步。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質和運動基礎,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嚴格要求學生,同時輔以表揚和鼓勵,使學生主動擺脫消極的情緒,排除干擾,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不懈地為達成目標而努力,使學生真正悟出體育學習中苦與樂的辯證關系。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體育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智育發展、個性發展以及社會能力提升等各方面的關系。使學生逐步樹立起上好體育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今天、為將來更好的學習、升學、就業需要正確思想。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學會在學習中張弛有道,促進學生大腦的發育,提升其文化學習的效率。
3.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整體素質
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學校體育健身性、娛樂性、開放性等特征,跟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將多媒體、網絡信息化等融入課堂,把最新的體育信息展現給學生,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形成體育的愛好。學生一旦形成了愛好,就能在自主的體育學習與鍛煉中,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磨練意志,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形成優良的性格品質。
二、鍛煉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就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條件。
1.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變含著口哨的“指揮者”為“引導者”,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教師也要更新學生的學習觀念,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教學時,利用生動的語言,巧設疑問,向學生巧妙傳達自主學習的目的、方法和手段,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在實踐中得出結論。
2.營造貼近學生生活的體育學習環境
所以要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盡量多安排實用、趣味性強的健身體育、娛樂體育、生活體育的內容,使學生在體驗體育樂趣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要合理應用同學間的合作學習,體育內向生就能互動起來,就能激發他們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并能分享學習成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力求新穎、活潑、有趣,使學生所有感官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組織形式上要突出優勢互補,面向全體學生。在場地器材的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三、鍛煉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1.做中學,在探索中完成自主學習
曾有教育家說過:“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要變“傳授”為“點撥”,具體表現在某一技術教學時,不僅教會學生掌握某一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該動作的技術或進行某一項目鍛煉的方法。
如: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對足球和競賽的興趣,先讓他們進行足球比賽,從中抓住他們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進攻和防守的機會感到苦惱時機,講明學習基本技術的必要性,再進行正確示范,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這個教材的積極性。
2.在游戲中培養興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游戲是學生們非常喜愛的一項活動,它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耐久跑教材(50×8往返跑和400米跑)就可以運用“螺旋形跑”、“追球跑”、“S形跑”等游戲進行練習。以上的游戲完畢后,再進行便步走,走成圓圈后進行“找伙伴”等娛樂性的游戲。在結束部分的整理運動中,用拍手操或簡單的舞蹈來代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放松的目的。
3.教會學生自檢、自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在學完每項教材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思考檢查,把它作為學習活動的重要部分來對待,培養學生養成自檢的習慣和能力。而在每一課的結束部分,都要求學生自悟。悟出學習的奧妙,悟出進步的原因,悟出自導、自檢的成敗得失,進行總結。使學生一方面學到了知識技能,另一方面掌握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表現機會,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實踐,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人人動腦、動手、敢問、敢說,這樣才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