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25-01
摘要:本文主要以人稱指示語為研究對象,通過探討其在具體語境中的指示映射現象,即指示語的語用移情跟語用離情,從而探索心理距離與指示映射現象存在的聯系。
關鍵詞:指示語 指示映射 心理距離 自我中心性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personal deix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discussing its phenomenon of deictic projection in concrete context, namely the pragmatic empathy and pragmatic de-empathy of personal deix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deictic projection .
Key words:deixis deictic projectio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gocentricity
指示自我中心性是指示語使用的一般規律,但在特殊語境中也存在指示映射現象。根據Verschueren ( 1999), 語境分為物理、社交和心理三個層面。其中語境中的心理層面,即我們常說的心理距離,與指示現象有著復雜的聯系。本文以人稱指示語的指示映射現象為對象, 重點探討心理距離與指示映射現象之間所存在的聯系。
1、指示語的自我中心特性和指示映射現象
當人們在特定的語境中說話時, 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出發點或參照點, 語用學稱之為指示中心( deictic center)。在語言交際過程中,說話人總是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發話,即指示語的自我中心性( egocentricity)。 Levinson在《語用學》(Pragmatics)一書中指出: “一般情況下( 但不是所有情況) , 指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建立。”交際過程中的人物,時間,地點,語篇和社交中心都是以發話人為中心建立。但有時為了滿足特殊的交際需要, 會將指示中心轉移到其它參與者身上,常見的是轉移到受話者身上, 或者是所指對象身上, Lyons(1977) 稱這種現象為“指示映射”(deictic projection)。
2、語用移情和語用離情
移情(empathy)最早出現在19 世紀末德國的美學研究中, 指人們在欣賞物體時將自己的感情移入到該物體。從語用學的角度來看,移情實際是指在說話時人們將指示中心轉移到了聽者身上,表現為言者站在聽者的角度說話,即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移情旨在獲取聽者的贊同或好感, 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 以期實現相互理解。
當人們在說話時將指示中心轉移到了第三方(非言者或聽者),此時的指示映射便產生了語用離情(de-empathy) (冉永平,2007)的效果。在交際中,言者改變自己一貫的說話風格, 非常規地選擇措辭,在情感或心理上要求與聽者劃清界限,體現為排他性, 甚至對立性,最終達到擴大交際雙方心理距離的效果。
3、心理距離與人稱指示語的指示映射現象
在心理語言學中,心理距離是指人們以自我為中心,并向四周擴張而形成的一個心理防御空間,即心理上的 “勢力范圍”。Verschueren ( 1999) 的語境三分說認為物理距離,人際關系和心理距離相互交織著形成語境,對言語交際產生影響。其中人際關系的親疏直接影響著言者的心理距離,并且通過心理距離間接的表現在物理距離上。正常情況下,三者保持一致,即人際關系親密,心理距離小,表現出來的物理距離近,此時人們遵循指示語使用的自我中心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實現特定的目的而使自己的心理距離與實際距離發生偏移,有意違背這一特性,從而產生了指示映射現象。
3.1心理距離小于物理距離——語用移情
言者在說話時選取了聽者的角度,使自己的心理距離小于物理距離,從而達到親近或者趨同的目的。最能體現這一語用移情功能的是第一人稱指示語的使用。
例( 1) 媽媽對三歲女兒說: 我們該上幼兒園了。
(2) Tom, what are we supposed to do?
由于兒童對語言的認知能力弱,父母站在子女的角度采取對方的說話口吻,拉近了與子女間的心理距離,話語更容易使子女接受,從而達到了預期的移情效果。
3.2心理距離大于物理距離——語用離情
與語用移情相反的是, 在語用離情的過程,言者的心理距離較實際距離有所拉大,使言者和所指對象的情感或心理方面的離異, 從而實現排斥或疏遠對方的目的,這是表達斥責或抱怨的重要語言手段之一。
例(3)Would his highness like some coffee?
(4) 人家找了你大半天,你卻躲在這兒?
例(3)中,當言者在忙碌時卻見聽者很悠閑,這時言者采用了第三人稱 “his highness”來拉大自己與聽者之間的心理距離,以此來表達不滿與斥責。例(4)中,言者用 “人家” 來取代 “我”,這種表達方式只有在雙方關系很親密的時候才能使用,用在此等語境中意在發泄言者的抱怨之情。
4、結語
指示語的使用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語境對于指示語的理解與解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心理距離的不穩定性,使得指示語在交際過程中出現了非常規用法,即指示映射。根據以上示例, 指示映射現象的產生是由于發話人有意的控制自己的心理距離,以便產生不同的語用效果:意在疏遠或排斥的語用離情效果和意在親近或趨同的語用移情效果。
參考文獻:
[1]Levinson S.C.Pragma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Yule, Georg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冉永平.指示語選擇的語用視點、語用移情與離情[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