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86-01
摘要:歌唱時要有充分的心理上、思想上的準備,要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狀態,強烈的歌唱欲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要求,得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通過對聲樂教學活動中歌唱者心理狀態的作用進行探討,為歌唱者理想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奠定理論基礎,以便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加強對歌唱者心理狀態方面的訓練,使歌唱者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取得聲樂演唱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歌唱 心理狀態
研究心理活動及其客觀規律的科學。根據研究的領域與任務的不同,分普通心理學、兒章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等。
用心理學的方法及理論研究音樂與人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相互關系,并找出其規律的科學。通過搜集對國內外有關聲樂心理學的學術刊物和資料,發現關于歌唱心理學的研究在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早有專家論述。歌唱心理理論在我國古代也早已有之。被儒家尊奉為五經之首的《尚書》由于成書時代久遠,文字深奧難懂,所以歷來以“話屈替牙”著稱。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聲樂學習和演唱的經驗對歌唱心理進行研究,并對身邊聲樂學習者進行案例分析。從而使歌唱心理知識更好的運用到教學和演唱的實踐,使本論文的研究更加深入化和廣泛化,也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也希望自己在聲樂心理學上的見解可以給同仁們一些啟發和建議。
歌唱,如果僅僅只是從聲音到聲音,從技能到技能,從方法到方法,很容易產生裝腔作勢的、傻呼呼的發聲匠人。因此聲樂教學應是多種能力的培養。它包括了(一)基礎能力:對聲音高低、強弱、長短、響度的感覺。(二)高級能力:對節奏、音色、音量、和諧的感覺.(三)控制能力:對音高、音強、時值、節奏、音色、音量的控制.(四)想象與記憶能力:聽覺表象、肌肉運動表象、創造表象、學習能力.(五)智慧能力:聯想、反射、音樂智力和天資.(六)感受能力:審美、情緒、反應、情感表現等。由此可見歌唱包含著復雜和多方面的心理素質.教師應根據歌唱的內在藝術規律,利用心理教學法,多方位啟發和誘導學生去感受、理解歌唱的內在與外在的藝術規律,將復雜的、摸不著、看不見的生理過程心理化、簡單化、情感化、自動化,使學生認識到歌唱不僅是可聽的,而且是可見的(內心視覺)、可感的(感知)、可控的(注意與意志)、可想的(聯想與想象)。力求拓寬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改善知識結構,為培養才華眾的聲樂人才,提供物質基礎和精神武器。
在我們聲樂學習和聲樂演唱中,有很多的聲樂演唱者在表演時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怯場,以致不能正常發揮本人應有的歌唱水平,有的甚至根本無法正常表演。我們不能簡單地由此認為這是歌唱者聲樂技能技巧的欠缺。良好的心理狀態會使歌唱者表現出良好的精神狀態,歌唱技術、技巧能夠得到正常的發揮。不良的心理狀態則會讓歌唱者產生消極的情緒,不安、緊張、恐懼,可能出現音色、音準、節奏、表現等差錯。學習歌唱的人有兩大敵人:身體的,精神的。這兩大敵人又完全是靠心理作用來支配的。身體的敵人是僵硬的緊張,精神的敵人是恐懼和不自在精神上的恐懼常使身體僵硬緊張,聲音失控。緊張和恐懼是靠心理支配的神經質的行為。有時,淺的不適當的呼吸,猶豫不決和口吃不穩的肌肉控制,跑調等等,都能引起緊張和恐懼,造成心理狀念的不平衡。不少人太怕羞,以至太拘束而只唱聲不唱情。
有些人在學習聲樂之后,覺得聲樂學習充滿了神秘感,以至了二總是害怕不已開口唱得不對,不符合老師要求。有些本來沒學唱之之能完成的作品,現在反而不能唱或不敢唱了。也有些人特別認真,對方法也研究得頭頭是道,只要讓他們唱歌,就立即擺好姿勢。或是眼皮上翻找位置,或是于指地面找氣息,兩眼發直,拼命想他所以為的所有方法。結果自然事與愿違,唱出來的聲音十分難聽。聲樂演唱最高級的境界就是 自然,當然,是經過訓練后達到的高級自然狀念極少數人可能天然的歌唱狀念就很好)。能“象說話‘樣地歌唱”是歌唱家的最高藝術造詣,也是初學者的最低起點。一個沒有接觸過聲樂訓練的人唱出來的聲音、演唱的狀態都屬于二原始的自然狀態。 一般人雖然唱的聲音不好聽,卻也沒什么毛病。可學了聲樂技巧后,有的人反而添了‘些不自然的怪毛病。這些人大多十分注重技術,滿腦子“方法”,致使神經緊張,氣息自然不可能順暢,還沒張口就已經和聲樂所要求的放松狀念背道而馳了。由此可見,對于某些初學者,過分對其強調些抽象、深奧的技術要求往往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它不僅是一種教育人、鼓舞人的藝術還是一種表演欣賞、娛樂的藝術形式。總之,它的最終形式是要展現給觀眾的。因此,它具有最普及的大眾性和娛樂性。我們作為聲樂演唱者如果光在琴房練習歌唱而不去登臺演出,那只能是“紙上談兵”、“閉門造車”。這就要求我們的聲樂演唱者,要多參加舞臺實踐的演出,這樣才能與本門藝術的趨向相吻合,才能在舞臺表演中獲得藝術表演的實踐經驗,提高自己高超的演出技能和精湛的情感表達能力。
我們學習任何知識都要用心,其中的“心”指的是要求我們運用心理學知識中的主觀能動性、記憶力和意志力等等。這個“心”字是在平時的練習中慢慢養成的。而在我們每次練唱的時候,也要用“心”。要相信自己,內心充滿自信、坦然、愉快地心態去歌唱,慢慢養成一種自信。飽滿的唱歌習慣,這種心態很重要,它是我們聲樂演唱時內心激情迸發的源泉,會給予我們身體和心靈無窮的力量。
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站在舞臺上真正達到聲情并茂、表演自如,需要我們在臺下努力學習、苦練技藝。我們要想在聲樂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我們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加強以下幾點:1、在上聲樂課之前,我們要提前把老師留的歌曲練好,對歌曲的旋律要唱準,歌詞要背過,歌曲上音高難點要突破,歌曲情感處理要到位。2、在聲樂課堂上,我們要善于思考,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師的教學中去。
總之,歌唱心理自始至終都影響和支配著技能技巧掌握及藝術情感的發生和發展,歌唱心理培養在聲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存歌唱中獲得良好的聲樂狀態,必須通過多方面的專業學習和心理訓練,并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積累。只有通過訓練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才能使歌唱技術、技能以及音樂表現達到良好的狀態。實踐證明,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一個優秀的歌唱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