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00-01
摘要:教育最主要的助手是幽默, 幽默、趣味性的語言極富魅力,能夠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生的興趣、并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混亂,風趣而不平庸、嚴肅而不呆板。用興趣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是我們初中生物教師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學生 生物 興趣 殿堂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是我們每一個生物老師的使命。
平時,生物老師要多注意搜集與教材有關的圖文音像資料,做一些互動游戲,多展示一些與教材有關的圖文音像資料,這樣可以創造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
一、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
由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色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所以合理運用,可以優化教學過程,并能大大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作用以強化感知或幫助其形成思維想象能力,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教師語言難以講清、學生作憑視覺難以看明白的重點內容,計算機多媒體能集文、圖、像等于一體,資源融合、操作簡便、交互性強,從而會達到省時高效。
例如:在講解泌尿系統時,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學生難以理解,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集體管的重吸收作用,抽象而又晦澀,用flash動畫演示這一過程清晰、直觀、明了,使學生深刻理解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基本原理,講述生態系統的類型時,通過計算機展示每一生態系統的典型特征,代表物種,學生只要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即可。學生不理解,沒見過而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巧妙運用雙關、借代、比喻、反語等修辭手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
例如:在講解“血糖的調節”時,為了使學生形象理解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區別,我用了擬人化的描述:肝糖元是一家銀行,當血糖含量高時,葡萄糖合成肝糖元儲存起來;當血糖含量低時,肝糖元水解形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補充血糖以維持血糖的正常含量。肌糖元則是一個吝嗇的地主,當血糖含量高時,葡萄糖合成肌糖元儲存起來,當葡萄糖含量低時,肌糖元卻不可以直接水解成葡萄糖來補充血糖。這種擬人化的描述,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學生易掌握知識,同時也樂于學習,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巧妙運用熟語、諺語等方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生物興趣和動力。從而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
例如:“一般分裂間期大約占細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占5%—10%。”因為細胞分裂間期是為細胞分裂期作準備的”這是教材對細胞增殖的解說,我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工”解說,“臺下十年”是分裂間期,“臺上一分鐘”是分裂期。結果有學生卻用“高中三年是分裂間期,高考四天是分裂期”解說,是啊,苦苦三年,只為高考四天里一拼。高考成功者,覓得自己理想的大學,成了驕傲的“天之驕子”,而高考失意者,要么重頭再來,要么從此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高考四天真算得上是“分裂期”呀,我趁勢問了一句,還有沒有其他理解。又有學生答到,運動員訓練時間是分裂間期,比賽幾天是分裂期。是啊分裂間期豈止如此,多年的付出,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期盼才是真正的分裂間期。
至于借用諺語來闡述生物現象更是不勝枚舉。
如:1、“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繩”——生物的條件反射2“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生物的遺傳3“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生物變異4、“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5、“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生物的捕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6、“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選擇。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說的是同樣的道理
四、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最喜歡用的還是活用詩詞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引領學生步入生物殿堂
學生對此更是樂此不疲,既掌握了本學科的知識又拓寬知識面,唐詩與生物學科有關系真的很多。
例如: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
又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與物質循環有關,“春色滿院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與植物的向光性有關,“忽如一日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與溫度和光照與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與動物活動與溫度有關,、“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與營養生殖有關,“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與光合作用有關。
五、 當然我們還可以用趣聞軼事法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生物興趣引導學生走進生物知識的殿堂
例如 :我講解有關遺傳變異的知識點是,給學生講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了一封求愛信給了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她寫到:“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后代一定會像你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美麗迷人。”
我問學生“如果他們真的結婚了,他們的孩子會像科學家愛因斯坦聰明嗎,像舞蹈女明星一樣的美麗迷人,還是既聰明又美麗迷人?”
同學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認為會像科學家愛因斯坦一樣聰明,有的認為會像舞蹈女明星一樣的美麗迷人,還有的持第三種觀點,甚至有同學認為可能都不像,他們紛紛從教材中找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我趁此時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幾天之后仍然有同學在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由教材向其它資料延伸,總是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樣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的欲望的同時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運用幽默、趣味性的語言,使單調沉悶的課堂教學活躍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無可厚非,但在實際運用中還要注意一個“度”,否則,課堂是熱鬧的,學生與生物知識的殿堂卻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