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47-01
摘要:本文章通過調查研究及學生現狀分析,了解到學生對工農業區位方面的解題非常棘手,為了使學生對于這方面的解題不在煩惱,提出了學好工農業區位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工農業 區位 思路
通過多年的教學及學生考試反饋發現,很多同學人文地理部分得分率很低,尤其是區位地理部分。主要原因在于答題不完整,知識的“點”答不全,表述比較羅嗦,沒有條理,甚至答題中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很多同學花了很多時間去改進,卻收效甚微,因此覺得人文地理區位部分很難讀。其實表面上看區位知識非常瑣碎,但是,如果掌握了其中的答題規律或者說答題技巧,這部分的內容反而是最容易得分的。
要解決區位問題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情,第一要知道區位知識該如何學,第二要知道區位知識學什么,第三要知道區位知識怎么用,接下來首先講述區位知識該如何學:
一、區位知識學習方法
高中下冊的人文地理中區位復習的確知識點比較散,記憶的東西比較多,大家感覺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這是肯定的。所以我首先提幾點建議,幫助大家梳理知識點。
第一,首先要建立一個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至少可以按照章節的順序,把綱要性的知識點掌握,如掌握農業這一單元里每一小節及每個標題。但是只是系統化,遠遠不能滿足學習和考試的需要,所以第二,還需要對知識進行重新組合,歸納整理。可以先將農業前面二節內容合在一起做為影響農業的主要因素,后面二節合在一起作為前面問題的具體案例分析,學習對農業問題的分析方法。并對各個案例之間進行區位比較。第三,知識點的分類,可以按照農業地域類型的不同將世界主要國家的農業地域類型進行分類整理。第四,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分析,如將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與中國東北的商品谷物農業進行比較。這樣就把知識點歸類在一起了,而不是比較散的。
前面這幾點方法學會以后接下來就是要知道區位問題學什么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關系到答題是否完整了。
二、區位知識的主要內容
其實區位知識我們不外乎學習了三種,農業的區位,工業的區位,城市的區位,及隱含的經濟區的區位。不管哪種類型的區位問題,一般我們都從兩方面來考慮,第一,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第二,社會經濟因素(資源,交通,市場,科技,勞動力,政策)。所以區位問題雖然這么多,其實只要知道其中一種該怎么學,其他的就比較容易學了,只是各個區位問題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而已。農業偏重自然,工業偏重社會經濟,經濟區主要受經濟類型影響,但也離不開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因此,本文主要通過農業區位問題的分析,來幫助大家了解區位問題的解題規律。
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科技,勞動力),其中自然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比較重要,所以一般在答題的過程中,要先答自然因素,然后答社會經濟因素。
1.自然因素中以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影響較大。其中氣候又包括光,水,熱三大要素,在具體分析問題時還要考慮到這三個因素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一般來說水熱配合好,而且比較豐富的地區比較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水熱資源越豐富復種指數越高。而光照,熱量資源豐富的地方一般農作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光合作用,品質較好。地形和土壤同時要考慮,一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區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不同地形,土壤發展的農業類型不同。水源的影響對農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特別是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農業,灌溉水源是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2、除了自然要素外,社會經濟因素也很重要。但是對于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影響的社會經濟因素不同,對于商品率比較高的農業地域類型來說,如商品谷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混和農業,乳畜業等必答的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市場,交通,科技,勞動力等。“勞動力”主要是勞動者素質高,地廣人稀,商品率高。“交通”都要求很便利,“市場”比較廣闊。但同樣是科技條件,在答題時側重方向又有所不同。前面三種的“科技”體現在機械化水平比較高,乳畜業的科技水平體現在冷凍保鮮技術水平比較高。而對于商品率比較低的水稻種植業來說,影響的社會經濟因素也是市場,交通,技術,勞動力,但是具體表述與以上又要不同,水稻種植業要求的交通要比較方便,但是技術主要是傳統耕作技術水平,要求勞動力比較豐富,市場是人們的飲食習慣。
例:南疆是我國長絨棉的主要生長地,分析其種植的有利條件?
題意分析:(此題沒有要求答我國長絨棉商品率情況 ,只需答影響其生長的主要自然條件就可以了,而影響棉花生長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等。對于許多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的農作物來說,在講到氣候時,是一定要點出光照情況,如:棉花,葡萄等)
答案【自然因素】
①南疆地處我國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棉花的光合作用強,棉質好。
②南疆地形平坦,土層深厚,有利于棉花的生長。
③棉田多分布于內流河兩側,灌溉水源便利,或者有冰雪融水做為灌溉水源。
也有些農業問題主要問的是社會經濟要素,這時要注意分析題目的意圖。
三、區位知識答題規律總結
1.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不管什么農業類型的題目出現,一般都是從自然因素:氣候(光,水,熱),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科技,勞動力等(如例1所示)來答題,其次要細心分析題目要求的答題重點是偏重哪個要素。
2.自然要素除了以上幾點外還包括了植被,為什么在農業的答題中沒有出現植被的影響呢?這主要是因為植被在農業的題目中主要體現為發展的是什么農業類型,如是商品谷物,還是水稻種植,還是畜牧業。所以在答題之前就要先分析該地到底是什么農業地域類型。但如果題目是畜牧業還要注意點出該地的草質情況。
3.在社會經濟因素中除了以上幾點外,還包括了政策因素,在答題中一般很少出現這個因素的影響,但如果給你的材料里面有提到某地發展農業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或者是點出要在某地建立農業基地,這時就要答到政策對該地起到的支持作用了。
農業雖然只是區位問題中的一個部分,但如果農業的區位問題能夠很好掌握,舉一反三,其他的區位問題也就不難了,重要的是要在學習中學會分析問題,總結規律,觸類旁通才能夠將人文地理知識靈活運用,減少知識點的記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