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037-01
創新教育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英語課是語言實踐課,它有利于右腦的抽象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它也是語言綜合運用課,對左腦在形象思維、想象力的培養方面有所加強。要讓學生拓展知識面,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習俗語言背景;在輕松、愉悅、平等的氣氛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課堂教學又是教育的主要陣地。
一、教學目標的創新
1.目標的制定要科學
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要具體提出到課堂教學結束后應達到的水平,從不知到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從明理到導行;從低級到高級水平的具體要求。要保證課標、教材基本要求的掌握,要求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達到目標。要認知目標,又要智能目標既思想品德目標,并進行整體優化,融合一體。
2.目標的落實講策略
(1)以認知目標為主線——分層落實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理是要把基本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課堂教學應從認知目標為主線;也就是以再現知識的發展過程為線索,逐步提示各知識的內在聯系,以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形成完善的認知結構。
分層落實是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實現不同程度的發展,課堂上不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擁有同等的參與機會與成就感。
(2)以智能目標為核心——主動發展
創新教育的主旨是發展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讓學生主動發展。因此老師必須重視智能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的核心作用,立足知識、培養能力,把老師的主動培養和學生的主動提高結合起來。因此,教師必須堅持啟發教學,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全面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智力。
二、課堂結構的創新
英語課堂教學結構與課堂教學效率密切相關,英語課堂教學結構在創新教育思想下把握“五個度”。
1.復習鋪墊——高速度
在傳授英語知識之前,要做復習鋪墊工作,為學新知識搭橋,這無疑是好事,但時間不宜長,速度不宜慢,內容不宜多,要制定一些與新知識密切相關的,能起承上啟下的復習內容,要做到短時高效,平中見奇,迅速進人新知識。如:We have learned some words about food。Who can give examples?這樣就快速復學高一下Unit l的生詞。
2.導入新課——強力度
導人新課要向磁時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的求知欲和高漲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如:復學高一下Until的生詞以后,你可以這樣引如Who can tell me what food is healthy food and what is junk food?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思考。
3.傳授新知——參與度
傳授新知是英語教學的中心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探究新知的活動,通過動眼、動耳、動口、動腦,使外部的學習活動逐步內化為身化的智力活動,從而促進知識與能力的協同提高,注意知識的延伸與日常生活的縱橫聯系。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施教之法,貴在啟導?!苯處熓墙虒W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主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教”的活動,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因此“教”致力于導,服務于“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動機,突破定勢思維,豐富想象能力,訓練發散思維,抓住問題思維等,才能把提高學生素質落到實處。
1.變“要學”為“樂學”的創新之路——誘導
誘導,就是誘導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使探求新知的認識活動變成學生的心理需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變“死學”為“活學”的創新——引導
引導教師依據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地把教材劃為層層遞進的若干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發現結論,總結規律,使學生獲取的真知,成為“自己的血肉”。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變死學為活學。
3.變難學為易學的創新法寶——琉導
疏導是指學生受阻或思維出現偏差時、教師即將指點迷津、撥開疑云、疏通障礙,使學生茅塞頓開,變“難學”為“易學”,并在難為易中發展思維能力。
四、教學環境的創新
“環境造就人”、“孟母搬家”、“岳母刺字”良好的教學環境對學生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創新課堂教學環境,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
1.教學語言的創新——藝術化
教學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板書語言、體態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性。
(1)口語力求準確、條理清晰、鏗鏘有力、生動形象,力戒題外話、空話。
(2)板書語力求:工整、文字規范、清晰。設計合理、美觀、條理分明,力戒“雜亂”。
(3)體態語言要求:幽默.、風趣、整潔大方、舉止端莊、教態和藹可親。力戒刻板、輕挑、不修邊幅。
2.師生關系的創斷——融洽化
“愛屋及烏”融洽的師生關系能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關愛學生,包容學生,形成師生情感共鳴,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同時學生也會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品質。
3.課堂管理的創新——科學化
教師組織管理課堂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發展和成效。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復雜過程,作為教師應該善于駕馭這種變化過程,努力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這要求教師有明晰的洞察力和靈敏的反應力,針對學生注意力轉移等問題,適時改變教學思維。提出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或講述教學內容相關的軼事,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把課堂變成溫暖、和諧、輕松愉快的“大家庭”,使之活而不亂,靜而不死,嚴而不乏活潑,緊張下有歡笑聲。
4.教學手段的創新—現代化
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如電教媒體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電教媒體能集聲音、圖像、動畫、文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使師生能直接聞其聲、見其形、臨其境、直觀、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靜止問題動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