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080-01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國際化交流的加強,口語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過程中,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口語訓練 方法 能力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決定了教學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可是通過調查會發現,很多學生學了幾年的英語,依然不敢開口講英語,或者一開口就是不倫不類的“土英語”。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啞巴英語”。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堂教學的失誤。本文重點從課堂教學方面來探討一下,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口語訓練,提高學生口語實際表達能力,以適應現實需要。
首先,在教學中精心營造真實的語言情境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離開特定的環境是無法進行。認識到這一點,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精心營造一種接近于現實生活的情境。語言環境對一個人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到英語國家去學習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去國外深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語言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其次,在互動中提高口語訓練的能力
提高口語的能力,就是為了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溝通時能準確、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能順利的捕捉別人的意思。交流、溝通是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最少的參與單元應該是兩個人。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設置互動的環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演講、討論、辯論等等,調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
再次,真誠鼓勵讓學生大膽開口
因為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的學生從整體上來講表現的更加內向,這種性格特點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在課堂上“沉默是金”,有的是能說卻不想說,有的是想說卻不敢說。這中情形之下,如果教師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只顧著自己上課,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慢慢被消磨殆盡。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多加鼓勵學生,積極引導,和顏悅色、心平氣和的糾正學生表達出出現的錯誤,幫助他們擺脫愛面子和怕受挫的心理狀態,增強他們說英語的勇氣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圍繞“學生為主體”,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口“說話”,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