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62-01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名稱,而是指包括漢族在內的眾多民族的一個民族群體,可以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共同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古代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民族自強不息, 在中國這片古老土地上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沉淀的優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凝結了各民族傳統的文化特質。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非常關心民族問題與民族關系,增強和維護少數民族的團結一直是我們所奉行的民族政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方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 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與文化習慣
我國一直堅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尊重少數民族的服裝、餐飲、婚俗、殯葬等風俗習慣,比如有的少數民族的殯葬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有火葬、水葬、天葬等多種不同于漢族的習俗,政府一貫尊重這些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 各少數民族對于本民族風俗習慣有保持或改變的權利 。考慮到一些少數民族有食用清真食品的習慣,國家對清真食品的供應和銷售都提出了嚴格的衛生標準。
對節假日的安排也充分考慮到各少數民族的年節習慣, 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也被納入了我國法定節假日,比如建國初期,中央政府就把“開齋節”定為全國回族的法定假日,休息一天。 “開齋節” 時, 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群眾放假一天。具體節日由各自治區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按照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中國各少數民族有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如回族、維吾爾等民族的“開齋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等等。 國家和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按照各少數民族年節習慣安排假日,有時還專門為少數民族群眾免費供應節日食品以促進民族團結。
二、 堅決擁護和執行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各族人民的政治社會地位已經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新時期已經來臨。解放至今,各民族之所以能維持現在的大團結的穩定局面,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黨根據中國國情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實行了維護和發展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各項民族政策。我們一直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不論這個民族人數多或少,政治地位都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都有平等的管理國家的權力。
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是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發展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關系著偉大中華民族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一直致力于加快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努力縮小少數民族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這些也是我們黨和政府增強維護少數民族團結的具體表現。
三、 高度認識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相互依靠關系
隨著民族問題研究的不斷加深,文化發展的多元化逐漸為人們所認可,從各民族的發展進程來看,各民族的文化經濟發展是不均衡的。 珍惜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就要樹立民族團結互助的思想,漢族相對于其他少數民族來說,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是比較先進的, 文化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也是其他少數兄弟民族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但是少數民族在我們國家分布的比較分散,居住面積遼闊,占我國國土面積的大部分,而且少數民族的生產經驗和生活知識也很有特色,我們應該明確地認識到,各民族的文化、經濟發展都和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有一定的獨立性,是本民族所處環境和悠久的歷史傳統的產物。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相互滲透交流,不斷發展融合,完全可以作為漢族人民生產生活有益的補充。要使少數民族和漢族地區得到共同的發展,各族人民就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自己生產活動中的不足,才能更有效的取得更大的成果。
四、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責任,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在社會各界都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時,按照國家民委的統一要求, 采用民族歌舞、民族團結故事會等方式,并適當舉辦一些民族知識講座,把民族團結教育和文化娛樂滲透在一起,這樣可以寓教于樂,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為加強民族團結教育, 還可以把餐廳和公寓等一些公共場所作為民族團結教育基地,通過在公共場所懸掛民族團結宣傳畫, 播放愛國主義題材和民族團結題材專題片, 堅持不懈地對各民族同胞進行民族團結教育,當然還可以通過舉辦民族團結教育宣傳板報等形式,在法定的民族節假日、各民族傳統節日進行多種形式的文化慶祝活動來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使民族團結思想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綜上所述,為了社會的不斷進步,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這也是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只有民族團結,社會才能穩定,只有民族團結和諧,經濟社會才能又快又好地發展。 我們應不斷增強維護少數民族的團結,促進各民族相互交流和學習,共同進步, 廣泛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各民族的經濟得到穩定快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