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于798的喧鬧,768的園區氛圍中似有一種沉靜之美。
幾棵白皮松、柏樹、法國梧桐在迎風招展,不知道哪里來的麻雀在遠處發出幾聲啁啾。
過去,這里是一個工廠區,現在,這里是一塊明凈、優美、鳥語花香的花園式辦公區。如果事先不知道這是創意密集型的工作區域,游客還可能會有誤入公園之感。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或許正是這種不一般的環境和氛圍,引來了趨之若鶩的設計師和創意工作者們。
新生的創意產業奇葩
“768創意產業園”(下簡稱768)位于海淀區學院路5號,即大華電子集團所在地。園區占地7萬平米,建筑面積6.2萬平米,其中規劃創意產業使用面積5.5萬平米,園區配套商業、服務業、休閑業、娛樂業面積近1萬平米。園區地處中關村核心區,緊鄰亞奧商圈。坐守學院路快速路,東靠八達嶺高速,西臨清華、北大,周邊十余條公交,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周圍高校林立,科研院所密集,是北京市高知人群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走入768,仿佛徜徉在幽靜的公園里。這里園區建筑布局規整,自南向北整齊地坐落著五座高大開闊的廠房。園區容積率為0.53,建筑密度為32%,建筑挑高6—8米。園區生態環境良好,綠化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樹木蒼勁挺拔,綠地遍布每個角落。春暖花開時的鳥鳴,炎熱盛夏時的綠蔭,秋高氣爽時的金黃,數九寒冬時的銀裝……無不讓人迷戀、令人向往。
768園區創建的時間并不長,誕生于2009年11月。園區承接了國營第768廠的工業遺產,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據說,在中國建筑、景觀設計圈子里,清華、同濟與北京林業大學以其前瞻性和權威性占據前三甲。而768與林大北門只有一街之隔,距清華也不過5分鐘車程,自然擁有得天獨厚的高校設計界的資源優勢。
現在,園區的入駐企業有近60家(部分企業仍在裝修),其中85%以上均為設計創意類企業。預計園區年產值約為30億元人民幣,納稅能力達8000余萬元人民幣。
“歷史與時尚碰撞,工業與創意融合。”這是外界對768的一個評價。而對于768來說,創意產業聚集區美麗圖畫的幕布才剛剛打開。在園區的中央區域,有一個8000平方米的建筑還未裝修完畢付諸使用,其他的地方,設計師的創造也還在進行中……
產業優勢初具雛形
得益于核心區的智力優勢和768的區位優勢,園區眾多小企業都有行業“大背景”,都有支持他們的“大專家”團隊。來自核心區的智力優勢和政府扶持,讓768創意產業園對企業的支持更有底氣,也更直接。而在政策和資金的幫助下,768的小企業幾乎都正在成長為行業的“小巨人”。
北京啟迪德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綠色建筑咨詢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始人沈宏明,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他敏銳地認識到,現代建筑在接受“智能”概念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與自然生態的有機協調。于是一直致力于既有建筑的節能分析,為開發商提供系統化的節能服務解決方案。在這一領域內,沈宏明團隊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數據顯示,經啟迪德潤設計咨詢的建筑已有多個項目通過國際認證(LEED),主要客戶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涉及建筑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在國內綠色建筑咨詢細分市場上名列前茅。
阿普貝思(北京)建筑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則是一家非傳統意義的景觀設計公司,它在同時與9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公司競標唐山市政府唐山環城水系項目的總體規劃設計時,最終中選。“我們的設計方案使之前枯燥無味的以防洪為主的河道,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景觀和人文共生的城市帶狀濱河公園。” 阿普貝思首席設計師鄒裕波倍感自豪地說,“我們國內首次采用這種模式(環城水系)做河道。現在已經建成,效果非常好,對河道兩邊的土地價值提升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
北京易坤景觀藝術有限公司聚集了多位國內優秀的藝術工作者及造型設計師,他們的作品遍及廣場、街道、公園、社區等城市的各個角落……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公司也取得了頗豐的經濟效益。
768還有一個 “神奇”的公司。員工規模不到20人,做出的項目在競爭中擊敗了國際大公司。成立3年,一直沒設市場部,業務卻源源不斷——這就是魚果(魚果動畫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一家憑借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做專業設計的視覺創意公司。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石油館內播放的4D數字電影《石油讓生活更美好》就是由魚果團隊制作完成的。30余秒的動畫,完美展示出流體動畫的魅力。
優秀的企業當然不止這幾家。像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詳宇建筑設計咨詢公司、力禾建景公司等企業,都各具實力,各有特色。
最關鍵的是,各種企業經過互動交流,慢慢也形成768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氛圍。這種獨特性也正慢慢凝結成768的品牌和調性。
設計師的樂園
北京朝陽區大山子地區有一個“798”,已經名聞遐邇。798和768有什么聯系呢?它們間的聯系僅從序列號上就可以略見端倪。“國營第798廠”和“國營第768廠”都是國家“一五”項目,均屬于電子行業龍頭企業。現在,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798”早已蜚聲海內外,每年的“798藝術節”可以吸引游客數十萬人。
作為后起者的768,難免會被拿來與798比較。
768創意產業園園區發展部經理的馬進告訴記者,在她眼里,798主要從事藝術創作,751 是一個時尚秀場,而768則主攻設計創意。當然,設計本身有多種,768這里主要是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和798那種開放型的空間相比,我們的企業是相對封閉的,一家一家的企業擁有自己的風格和自己的學術方面的追求。”
從功用來說,798是面向大眾,注重藝術創造和展示的園區,純粹意識形態的作品居多;而新的768是面向設計創意類企業,注重為設計創意類企業提供自由、寧靜、和諧的創意空間。所以,從外觀看來,798似乎熱鬧一些,而768的園區氛圍中有一種沉靜之美。
海知源生態藝術館的楊海明說話風趣幽默,他在形容768入駐企業的特色的時候,說:“設計家和藝術家不大一樣,他們一般比較低調,屬于那種‘沒事偷著樂’型的”。
馬進告訴記者,所有的入園企業都必須和園區管理機構簽訂協議,不得隨意更改園區建筑的總體外觀、色彩等。這樣就保證了園區建筑風格的統一和協調。但是,在建筑內部,情況就不大一樣。設計師可以對建筑內部進行全新改造和詮釋,這為設計創意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記者隨意走訪了幾家企業,感覺入園企業的辦公區域本身就是一個創意作品,室外廊橋流水,室內創意無限,各有特色,各有神韻。
楊海明甚至還把自己的公司當作一個“生態”實驗的基地,試圖在幾百平方米之間培育人文和自然相互融合的環境,實現他的建筑理想。同時,他野心也不小,“我們為北京大型的跨國項目進行綜合性的土地和資本的對接,也做特殊項目的創意。我們希望做一個平臺和綜合性的博物館型的創意會所。“
“雖然,768的規模不如798。但它和周邊環境的關聯性卻很大。它可以作為展示型的平臺,帶動周邊。”楊海明說。
他說的“關聯性”,當然包括園區周邊的高校的設計資源。這里基本上每一個設計公司都有高校背景。不僅公司創始人都是這些高校畢業的,而且高校老師有的來當顧問,有的直接出任主體研究人員。周邊高校的設計資源和園區似乎已經水乳交融。
阿普貝思的首席設計師鄒裕波說,將高校的前沿設計理念直接應用在項目中,是768園區公司的共同特點。阿普貝思在2008年做的唐山水系整治項目,是國內將水利設計與景觀設計融為一體的第一例。“這與項目前期,高校教授為我們提出的前沿性概念設想是分不開的。”
阿普貝思似乎還成了周邊高校設計系的“分校”或實踐基地,它的二樓辦公區的公告欄上,貼著一張高校老師進企業的講座時間表。而員工近期急需的輔導內容,也被反饋在這種表格的空白處——這會敦促鄒裕波趕緊去學校里請老師。
在阿普貝思,一年接手的純粹商業化項目只占1/3,以研究型為主的市政項目占2/3以上。“我們之所以堅持半文半商理念,是因為這樣更利于公司持久的發展與追求。它代表著公司更長遠的、更持久的、更有意義的、更有社會價值的發展。”鄒裕波說。
楊海明也說自己目前和高校設計院有合作,參與那邊的項目。
“我感覺這些公司跟別地兒的很不一樣。公司不僅僅為了盈利,還為了實現學術上的夢想。”768園區發展部經理馬進說。她發現,園區內的公司大多保留了一份高校特有的獨立精神。
構筑創意園區的怡人環境
據馬進說,從2010年11月正式招商至今,園區已投入2000多萬元,改造道路、管網等基礎配套設施,與此同時,園區為入園企業提供房租、物業費、停車費方面的優惠和優質的配套服務。
園區管委會主任李前強調了管理方對園區環境和呵護和堅守,他們不愿意為短期的商業利益對這個地方有絲毫破壞。現在,2萬平方米綠地,兩棵300年樹齡的白皮松,500棵30年以上樹齡的柏樹、楊樹、櫨楓、銀杏、法國梧桐等,建筑密度32%,容積率僅為0.53……這樣難得的環境,是管委會要保住的底線。
曾經有公司跑到來找管委會,希望他們利用那塊中央空地蓋樓出租,每次都被堅決回絕了。
除了呵護這里的“自然環境”以外,園區管委會也有意地加強了園區各企業之間的協同和交流,這也是另外一種“環境”。
這里流傳著一則浪漫的求婚軼事。啟迪德潤的張小二,曾跪在園區內一個籃球賽場上向女友求婚,大膽說出了“嫁給我吧”。當時,全場響起持久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求婚場地是鄰居北京百繪創景景觀設計事務所的,配樂《今天你要嫁給我》是管委會精心挑選的,現場近百位見證人則來自園區數十家企業。這場求婚,見證著園區一種看不見的溫暖。
管委會的“厚道”,加上設計師和藝術家們的浪漫,構成了這里即有序又有趣的氛圍。百繪創景公司的一半面積就是一個籃球場,還在墻上特地貼出了“允許吸煙,允許拍照,允許喧嘩,允許大蒜,允許寵物”。易坤景觀則把整個一樓大廳變成了影音室,試圖定期舉辦沙龍或影音會,讓園區內的“家人”有好的放松方式。海知源的楊海明,也希望自己公司的客廳成為設計師和藝術家們聚會的場所。
在相處過程中,園區里的人們漸漸都成了朋友。一些公司的老板還曾一起商量如何給員工漲工資。此外,在相互提攜下,公司業務的范圍也被附帶拓展了。易坤景觀的總經理楊冰說,不過半年時間,園區內已有3家企業給他帶來了生意。
政府、企業和市場三重促動
探究768興起之源頭,離不開政府、企業和市場的多重驅動。768的開發建設得到了海淀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至今,園區爭取到海淀區財政為園區提供的基礎改造、集聚區建設、入園企業補貼等各類資金支持共計643萬元。并協調解決發展空間、電力增容等瓶頸問題。2010年11月,園區成為海淀區政府首批命名的七大“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同月,成為海淀區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級單位。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園區緊密結合首都產業發展規劃、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特點,找準定位,謀劃發展,精心培育園區品牌、搭建設計創意產業鏈條,打造專業化高水平管理團隊為支撐,力爭把園區建設成知名的“高端設計創意產業集聚區”。
為確保園區業態的統一及入園企業的專業性和潛在實力,園區通過降低租金、降低物業費、廠房內自建2層前3年免費、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吸引企業迅速入駐。同時,針對設計類企業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圈子小、龍頭引領作用突出等特點,有針對性的率先引進了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等業內領軍企業,帶動了設計創意類企業的迅速聚集。
2010年12月,園區成為中關村科學城第二批建設項目,并在2010年舉行的第5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第14屆京港洽談會上,受到海淀區政府的大力推介。現在,園區在北京市和海淀區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建設發展“三步走”的計劃。預計“十三五”末,園區年設計創意產業收入500 -700億元,創造地方稅收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5萬個,并能提供近5萬平方米會展交易平臺。
而包括設計業在內的文化創意產業正迎來了政府扶持、且市場需求旺盛的時代,768創意產業園的發展,不能不讓人產生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