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凌晨,“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第一次交會對接。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托舉神舟八號飛船精確入軌,創造了中國火箭入軌精度的最高紀錄??萍嫉牧α吭俅握蔑@。而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則強調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文化與科技,似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同的領域,但如何實現他們的對接和融合,已經成為時下中關村的一個熱點問題。
事實上,我們現在消費的文化,基本上都是高新技術服務滲透或者支撐的文化,工業設計、時尚設計、創意產品的營銷和制作,以及高科技的演示制作服務等等,都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結果。
在中關村這塊科技創新的文化圣地上,科技與文化有效對接的案例其實早已有之,而且不勝枚舉。
本期“封面故事”《秦升益:舞動熱情的“砂”漠》,講述的是一個從安徽大別山區走出來的企業家秦升益,通過科技的力量征服沙漠的創新故事。針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六大難題,秦升益以沙漠中的沙子為研究切入點,原創性發明了280多項發明成果,并自主產業化,創造性地形成了“以砂精鑄、以砂興水、以砂增油、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興農”為代表的問題解決方案。作為“砂產業”的開拓者,秦升益坦言仁創科技創新的源頭正是中國文化,這在文中有詳細介紹。
在當今世界主權債務危機加重,經濟面臨二次探底風險,新的科技革命可能形成的大背景下,中關村選擇“創新驅動”,探討科技創新和科學發展的問題,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疤貏e報道”《與世界科技潮流同行》一組文章匯集了眾多中外嘉賓對云計算、生物醫藥、科技金融等話題的真知灼見。中關村和中國科技的明天會怎樣?世界科技的明天是個什么樣子?且聽智者如何說。
“經濟”版《蕭灼基:走自己的路,“創新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一文,介紹了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教授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獨到觀點。面對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發出的“經濟危機讓馬克思主義復興”、“馬克思準確預言資本主義命運”、“北京共識”、“中國模式”等聲音,蕭灼基認為現在沒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則,各國總要根據各自國情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喬布斯走了,他把一顆“金蘋果”留給了世界?!妒返俜颉滩妓梗耗g師謝幕》等一組文章,回顧了喬布斯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壞蛋”用科技改變世界的故事。久盛不衰的iPhone,2012年銷量有望達到7830萬部。不僅如此,蘋果手中還握有761億美元的現金及有價證券,其零負債的現金儲備讓全球所有商界巨頭自愧弗如。2010年5月,“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喬布斯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短處”,可以給中國創業者深刻啟迪。
“科技”版《768:獨樹一幟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一文,為我們發掘了一朵文化創意產業奇葩“768創意產業園”。這所名字和798藝術園區相像的園區,也是承接了一家不太景氣的國營工廠的遺產,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園區方預計“十三五”末,園區年設計創意產業收入500—700億元,創造地方稅收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5萬個。如果就產值和稅收來說,應該比798更看好。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文化”版《尋訪納蘭蹤跡感受海淀文脈》一文,為我們介紹了納蘭性德這一文化遺跡。如何打造納蘭性德文化名片,實施文化產業開發,建立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相得益彰的文化與科技融合格局,在當下尤顯得有意義。中國是一個5000年的多民族文明大國,我們還有多少歷史文化寶藏需要發掘呢?
我們相信,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一定會綻放出更多更美的科技文化并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