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全就是保戰斗力”,這是重慶市某軍代室狠抓安全工作的座右銘。多年來,該室在面對安全環境日益復雜,安全工作日趨繁瑣的情況下,始終忠于職守,狠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從未出現過一次安全事故,多次被上級評為安全管理先進單位,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火墻”,織就了一張張牢不可破的“安全網”,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
注重環境特點緊抓重點部位
軍工使命高于一切,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這一點,對于軍工廠來說尤為重要;對于駐軍工廠的軍代室來說,更是責任在肩。他們深知,安全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注重制度,貴在持之以恒。因此,軍代室特別強調安全工作化于心,顯于行。
他們針對所處環境的特點,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制定了《安全警語》教育讀本,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體系,建立了安全規章制度,全面修訂和完善了《安全管理條例》,并積極開展系列安全文化活動,在板報上開辟安全文化園地,訂制安全文化短信,讓安全文化元素注入全室人員的心田。他們還專門針對重點部位——火工區進行安全巡檢,對軍工廠生產線上的所有崗位進行因素分析,根據崗位存在的安全風險級別確定安全重點部位,由高到低依次劃分A、B、C三個安全等級。同時,制定出A級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定期組織全室人員學習和考核,信守了“深入基層,服務一線,恪盡職守保安全”的工作承諾。
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在軍代室營造了安全文化氛圍,使全室人員在工作中為“安全”加了把鎖,筑了道墻;更是讓“時時不忘安全、處處注意安全”成為了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注重單位特點緊盯重點人員
進入新時期以來,電腦技術使國家秘密、核心技術、商業秘密面臨著流失的巨大威脅,竊密與反竊密的斗爭更是復雜和隱蔽,保密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而軍代室更是長年累月和涉密圖紙、資料、裝備打交道,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麻木淡漠的情緒,稍有不慎,很容易百密一疏。
軍代室在每次自行組織的安全保密檢查中發現: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于是,軍代室結合單位特點,采用“人盯人”的方式,對確定的重點人員進行重點幫助:有意設定他為安全教育輔導員,讓其獨自處理不再需要的廢資料光盤,一旦發現疏漏,馬上指出錯誤。還別說,這種方式真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如今,這些同志增強了安全保密意識,不但經常利用新學的知識發現身邊存在的安全保密隱患,而且還幫助別人如何防范,真正做到了人人都做防護墻,個個都是保密員。
手機、移動硬盤、U盤等涉密載體也是安全保密工作的難點,鑒于此,該室制定了《移動載體管理辦法》,統一規范涉密載體和移動設備的管理,從根本上堵塞了安全保密工作的“漏洞”。
有了安全保密工作的經驗,該軍代室還對所駐工廠的安全保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在該室的指導和監督下,他們所負責裝備承制資格監督的幾家分承制方安全保密工作都做得特別到位,所駐總裝廠還在去年年底開展的保密檢查中,獲得了重慶市保密檢查第一名的好成績。
注重時間特點緊防重點時段
細節決定成敗。該軍代室狠抓安全工作,經常從抓細節、抓點滴入手,并且善于從細節中“嗅”出安全隱患,從點滴中捕捉到危險信息。
每逢節假日,也是安全思想容易放松、警惕性下降的時候,安全隱患如影隨形。該軍代室根據這一特殊的時間段,召開家屬座談會,邀請家屬們到軍代室觀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并且找重點人員的家屬談心,請她們嚴格監督,如果個別同志還有懈怠,就直接打電話上報軍代室領導。就這樣,家屬、軍代室“內外夾擊”,把從未杜絕過的醉酒、酒駕徹底“消滅”了。
安全隱患還容易出現在工廠生產高峰期。這個時候,軍代表常常要與工廠員工們一起加班加點至晚上九十點鐘,有時連續一二個月沒有休息日,身心俱疲。疲勞是安全的最大敵人,曾經就有一名同志因為太疲憊,在生產線上打起了瞌睡,如果不是及時發現,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每逢加班加點較緊時,該軍代室領導就會“安全警鐘長鳴”,常常輪流到生產線尤其是安全A級崗位加強監督,阻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單身人員8小時以外的安全管理也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對此,該軍代室可謂煞費苦心。他們把所有單身人員組織起來,每周輪流由一名同志組織大家的業余生活,由軍代室進行評比,誰組織得好,就獎勵誰。這一活動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大家群策群力,把8小時以外的業余時間安排得妥妥當當、豐富多彩、有聲有色。(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