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與香蕉
科學家特制了一個大籠子。籠子里放有一串香蕉,香蕉旁設置了一個機關。只要有誰去取香蕉,必然會碰到機關,從而打開按裝在籠子上方的高壓水籠頭,水流隨之急速噴出,大約要持續(xù)二、三十秒鐘才會停止。
科學家將6只猴子關進籠子。其中一只個頭很大,看樣子很強壯,有一幅桀驁不訓的模樣。見籠子里有香蕉,興奮得不能自己,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取。剛一接觸到香蕉,水便從籠子頂上噴射下來。不僅它自己被水柱擊翻,其同伴也遭了殃,全成了“落湯猴”。稍后又有一只猴子禁不住誘惑,慢慢向香蕉走去……結(jié)果不言而喻。通過幾次嘗試,使籠子中的猴子明白了:香蕉是不能拿的,否則會受到噴水的懲罰。6只猴子最后全服服帖帖的,誰也不敢去取香蕉吃了。
后來,科學家放走了一只猴子,再關進一只猴子。新來的猴子看見有香蕉,瞥了其他猴子一眼,準備過去取。令人吃驚的是,另外5只猴子一起跳過去,給它一頓暴打,阻止它去碰香蕉。盡管這只猴子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不能去動香蕉的事實還是接受了。
科學家又從原來的5只猴子中放走一只,再關進一只新的。這只新猴子當然會去拿香蕉,而其他5只照樣對它進行暴打。而打得最厲害的,競?cè)皇谴饲皠傟P進的那只。結(jié)果是,這只猴子也不敢去拿香蕉了。
科學家的工作在繼續(xù),放出去一只猴子再關進一只……最后籠子里的猴子全換完了,其中沒有一只被水噴射過,但他們還是不會去拿香蕉吃。后來,科學家干脆拆除了裝在籠子里的噴水裝置,也就是說,此后不管哪只猴子去取香蕉吃,都不會發(fā)生噴水事件。但籠子里的情況還是與原來一樣,猴子們都遵循著不去動香蕉的傳統(tǒng),如果有誰破壞這個規(guī)則,它就會被暴打。
這個有趣的實驗在世界科學領域非常著稱,它讓你想到了什么?
(文中有10處差錯,你能找出來嗎?答案本期找。)
(摘自《咬文嚼字》2011年第8期)
再忙也別忘了自己
教師保健秘笈,一起做做吧:
彈腦。端坐在椅子上,兩手掌心分別按兩只耳朵,用食指、中指、無名指輕輕彈擊腦部,自己可聽到咚咚聲響。每日彈10~20下。長此以往堅持,有解除疲勞、防頭暈、增強聽力、治耳鳴的作用。
練眼。用眼工作時,每隔半小時遠望窗外1分鐘,再以緊眨雙眼數(shù)次的方式休息片刻,也可做轉(zhuǎn)動眼珠運動。這樣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huán)。
伸懶腰。當身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時,肌肉組織的靜脈血管就會淤積很多血液,這時伸個懶腰,便會促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舒張或收縮。在短短數(shù)秒鐘的伸懶腰動作中,很多淤滯的血液被趕回心臟,這就可以大大改善血液循環(huán)。
梳頭。用木梳從前額至頭頂部向后部梳刷,逐漸加快。梳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劃破皮膚。這樣可刺激頭皮神經(jīng)末梢和頭部穴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達到消除疲勞、強身和促進頭發(fā)生長的效果,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重要。
臉部運動。工作間隙,將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張一合,帶動臉上全部肌肉以至頭皮,進行有節(jié)奏的運動。這樣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延緩局部各種組織器官的“老化”,使頭腦清醒。
咬牙切齒。這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咬牙切齒”。常做咬牙叩齒的動作可以拉動頭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起到清醒大腦、增強記憶的功效。
搖頭晃腦。頸部由頸椎關節(jié)、血管、肌肉韌帶等組成,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還可以減少膽固醇在頸動脈血管積沉的可能,從而有利于預防中風、高血壓及頸椎病的發(fā)生。
抓耳撓腮。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人體的各器官均有神經(jīng)末梢聚集在耳朵上。拉引、按摩耳朵能通過神經(jīng)末梢對各器官進行刺激,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huán)和組織間的代謝,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易患職業(yè)病的部位,日常防護不可少,所以老師們再忙也別忘了自己!
《猴子與香蕉》參考答案
1.按裝——安裝 2.水籠頭——水龍頭 3.二、三十秒——二三十秒 4.一幅——一副 5.桀驁不訓——桀驁不馴
6.不能自己——不能自已 7.使籠子中的猴子明白了——籠子中的猴子明白了 8.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9.競?cè)弧谷?10.著稱——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