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認真真讀文本:對于手中所教的教材,教師首先要保證能正確解讀。這是對教師解讀文本最基本的要求。機械的解讀文本,那樣的課堂只能是僵硬,死氣沉沉的。那種處處有標準答案,中規中矩的課堂,貌似圓滿實則極不和諧。只有教師在備課上備的“活”“透”,課堂才會迸發勃勃生機,才會有奇思妙想豐富課堂。
兢兢業業搞設計:設計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就是以直觀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現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創設情境既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停靠點,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傾向。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可借助實物和圖像、動作、語言、新舊知識與觀念的關系和矛盾、問題等創設基于生活、注重形象、體現學科特點的教學情境。
自自然然去延伸:教師要備出有特色的課,應將備課活動延伸。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釋放出來。這時,學生的一個議論話題、一句發言、一段材料、一段表演、一段聲情并茂的朗讀,都會激起創新的火花,我們課前準備的多套方案也都將產生變化。這時就需要教師用靈活的教學機智,充分的課前準備,來尊重學生的“異想天開”,接受學生的挑戰。
安安靜靜寫反思: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