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把堅持德育為先作為戰略主題之一提出,把德育工作置于全面發展教育的首位,這既體現了中國兩千年優秀的教育思想,繼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優秀教育傳統,也充分體現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這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問題。
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德育為先的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三代領導集體核心都把德育置于教育工作方針的首位。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工作既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也關系到社會與家庭和諧。億萬青少年健康成長和人生幸福,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接班人的根本方向。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學習德育的基本內容。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來教育人、團結人和引導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站穩立場,自覺抵制唯心主義、拜金主義、自我中心主義等不良傾向的侵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公民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做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其三,構建和完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的網絡,把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學校無小事、處處是育人。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德育教師、班主任的責任,也是所有任課教師、管理人員和行政人員的責任。要實現課程育人,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德育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導向、動力、保證作用。同時,也要實現環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明確各個環節在德育工作中的目標、內容和要求,構建一個和諧統一的德育工作體系,營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圍。
其四,德育為先,立德樹人,要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不斷創新,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德育工作要做到學生的心靈深處,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要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德育工作新途徑,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的德育工作隊伍,增強德育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其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創造出德育工作的新經驗。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