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目標。學期開始,班級要根據班上的紀律情況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要求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越具體越好,否則,由于目標模糊籠統,執行起來就會遇到麻煩,也會削弱目標的指導與激勵作用,從而影響整個管理。
一齊動手。確定好班級紀律目標后,就可以發動全班同學齊動手制訂班規。讓每個學生至少寫2~3條,然后,讓班干部將同學立的條規收集起來加以整理,相同或相近的加以合并,屬于個別人的予以舍棄。這樣,班級紀律規則的雛形就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充分發揮了民主,從而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情緒,對于這份班規他們就易于接受。
一個監督機構。制訂了班級紀律規范,接下來就是執行,為了執行有力,設置一個監督機構。這個機構的成員通過競選產生,這些同學為了自己工作方便,一定會從自我做起并督促其他同學。
一個反饋表。監督機構產生后,要設計一份量表,這份量表要將獎懲具體明確地表示出來。如果哪個同學能遵守紀律就可以得到獎勵,哪個同學違反則要進行批評。因為這個班規是自己通過的,如果違反,同學們的自責或內疚會更強。通過這份量表的正負強化,會對紀律規則執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個總結會。每周要堅持召開一次班務工作總結會,回顧一周班級紀律,讓同學總結優點和缺點,號召同學們學習身邊的榜樣,發揚長處,克服短處,同心協力地實現班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