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林,1979年參加工作。1979年至2010年在加北中心校幸福逸夫小學任體育教師,2010年9月至今在加北中心校加北小學任體育教師。1979年至1998年獲得鄉優秀教師稱號19次,兩次特殊貢獻教練員二等獎;1999年至2011年3次獲得加格達奇區優秀教師稱號,兩次獲得大興安嶺地區教練員獎,2008年獲省希望工程園丁獎。
30多年來,楊貴林老師一直是所在小學唯一的體育教師。30多年來,學校的樣貌在不斷地改變,學校的老師換了又換,而楊貴林老師的工作沒有變,夏天6點到校,冬天7點準時走進校園的習慣沒有變。夏天,他帶領學生進行田徑和輪滑訓練;冬天,他訓練學生速滑。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一顆火熱的心耕耘未來。他用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對學生的博愛,贏得了師生和外界的贊譽。
幸福逸夫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楊貴林老師在這里工作了30年。學校在幾年前還是區、鄉、村3級辦學。在這樣的條件下,教育經費很難保證。要想讓學生能夠進行體育訓練,必須要有體育器材。看似簡單的事情對于楊貴林老師來說卻是個奢望。沒有體育器材怎么辦,練還是不練?或許在別人眼里,這些困難是最無懈可擊的借口,可楊貴林老師沒等沒靠。為了讓學生能在墊子上上課,能進行背躍式跳高,他就想方設法,四處尋找能做墊子的材料廠。聽說一家彈棉花的加工店有廢棄的棉絮,他就利用休息日,找了幾個屯鄰,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把棉絮弄回來,用結實的帆布做成面兒,再把棉絮放進去。墊子總算是做成了,可誰知由于棉絮內含有太多的雜質,用上幾次就很硬,無法再使用了。這次失敗后,楊貴林老師又想很多的辦法,都沒成功,可他還是沒有灰心。最后他想到了烏拉草,過去人們用它墊鞋既暖和又松軟,用它做墊子應該可行。于是他就在秋天時,找了幾個人到草甸子上把草割回來,曬干后,用棒子砸軟,然后放進做好的帆布袋中,還真的成功了。這下孩子們可以在“墊子”上做前滾翻了,也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學背躍式跳高了。
楊貴林老師就是憑著這份熱情從事他所熱愛的體育教學工作的。他不但創造條件,還盡可能地改變器材短缺的現狀。他和外校保持聯系,聽說哪個學校有淘汰的器材,他都像寶貝一樣弄回來,然后進行修理。現在學校用的釘子鞋,沒一雙是新的,都是別的學校淘汰的。楊貴林老師十分愛護器材,他對體育器材管理十分嚴格,他深知這些東西對農村小學來說來之不易,他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每一件都是他的心肝寶貝。器材使用后他都進行維護后分類入庫,在他的手中沒有用不上的。學校有一臺電子管擴音器,歸他管理。電子管在使用的時候是要預熱的,每天上間操的時候 ,他總是提前把電源開關打開,等預熱好了,再把高壓開關打開,這臺機器在他的手中,一用就是20多年。20多年來,他天天如此。別的學校早已淘汰了電子管擴音器,進入了集成電路時代,而幸福逸夫小學這個“電子管”依然發揮著它的作用。學校的釘子鞋和冰刀是最難管理的,夏天要是潮了,釘和刀會生銹,鞋也會爛。每到這個季節,他會隔一段時間就把釘子鞋和冰刀拿出來放在陰涼處進行通風除去潮氣。他真的是一位好“管家”。
2004年,大興安嶺地區提出了“打造冰雪基地,創建管樂之鄉”的號召。由于是第一年,時間緊,又沒有合適的場地,學校只能暫時澆一個10米×25米的方形冰場,這樣小的場地要說玩玩還可以,要是真地滑起來,那是怎么也不夠用的。楊貴林老師就先在這塊場地上對學生進行基本功的訓練,等一部分學生能夠站起來的時候,他就每天下午領著學生到四五里以外的加格達奇第十小學的冰場上訓練。雖然學校后來澆了個90多米一圈的小冰場,但還是不能進行高水平的訓練,他便年年堅持領著學生到外校去訓練,這一堅持,就是四五年。
在訓練中他發現,有個叫小冬的學生,第一次上冰就能滑,當他得知這個學生原來沒事的時候就到街里去滑旱冰時,他想能不能從輪滑上入手,來促進速滑。第二年天氣轉暖,他就動員學生買輪滑鞋。有的學生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或是怕有危險,不太同意孩子買。楊貴林老師就主動上門家訪,做家長的工作,積極聯系學生保險。這樣,有十多個人組成的輪滑隊就成立起來了。他利用每天早自習前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輪滑訓練。果然到了第二年再上冰的時候,這些學生上冰就能滑了。如今,有30多名學生都自己買了輪滑鞋,由楊貴林老師統一保管。現在,不僅輪滑是幸福逸夫小學的一個體育亮點,而且楊貴林老師創立的“以輪滑促速滑”的訓練模式也得到了推廣應用。
楊貴林老師說,培養學生首先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有安全感。冬天,一有空閑時間他就磨冰刀,全校60多雙冰刀他分期分批地磨。他經常和學生溝通、談心,掌握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學校的每一位學生他都看在眼里,他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離家遠的學生在校吃午飯,楊貴林老師就給他們打熱水喝。學生之間不管發生什么事,只要他一去,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班主任減輕了不少工作負擔。小達同學來自一個單親家庭,他的母親在他還是嬰兒時就離家而去,他的父親靠拾廢品維持生活。楊貴林老師從多方面給予小達幫助,他們兩家住得比較近,楊貴林老師每天都用自行車馱著小達一起去上學。有時候小達吃不上飯,楊貴林老師就囑咐家人給小達帶一份早餐或午飯,6年來天天如此。在學校,小達和楊貴林老師最親。小達很喜歡體育,楊貴林老師就指導他訓練,在訓練中嚴格要求。慢慢地,小達的速滑成績成為了全校第一。也因為小達的體育成績出色,他入選上海東方電視臺“加油2008”,并在這個節目中與明星翁紅一起獲得了冠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楊貴林老師帶出的學生體育技能全面,功底扎實。多年來,無論是在加北中心校的田徑運動會,還是在加北中心校的長跑越野賽幸福逸夫小學幾乎屆屆都是團體總分第一。尤其是2008年春季越野賽,學校派出男女各7名隊員,女子包攬了前七名、男子包攬前六名和第八名。
自2004年開展冰雪活動以來,幸福逸夫小學在中心校的歷屆速滑比賽中均獲得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加北中心校每次參加區里冰上運動會都是以楊貴林老師的學生為主力陣容組成代表隊。在2004年加格達奇區舉行的首屆中小學生速滑比賽中,楊貴林老師訓練的速滑隊員劉宇廷,就取得了小學男子組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10年大興安嶺地區冬季冰上運動會上,幸福逸夫小學的一男兩女速滑隊員被加區選中,代表加區參賽,劉福慶、劉燁分別獲得全大興安嶺地區小學組男女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多年來,楊貴林老師培養了一批批體育達標學生和體育人才,他的學生劉麗現在已經成為江蘇省速滑隊的教練。
情系芳草地,精心育幼苗。30多年來,楊貴林老師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面對成績,楊貴林老師總是很平淡,他說:“成績、榮耀只代表過去,一心一意為學生服務,干好本職工作,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這是我最大的快樂。”而一提到他的學生,楊貴林老師總是很激動很自豪。這是他多年來工作的結晶,更是對他付出的回報。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