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婷婷出身京劇世家,父親是江西一個京劇團的著名演員,從小她就是看樣板戲長大的。就在她五六歲時,一次,媽媽帶著她看《紅燈記》,當看到父親扮演的李玉和上刑場,小婷婷就哇哇大哭起來,怎么也停不住,直到父親卸了妝回家,才明白父親是在演戲。同時,她從小也看慣了演員們在家里進進出出,“外地劇團的演員來上海學樣板戲,就住在我家。??吹剿麄儼滋鞂W了戲,晚上回來復習,沒有手銬腳鐐,往往就地取材拿鞋帶綁在手上唱”。
“文革”結(jié)束后,戲曲舞臺得以復蘇,傳統(tǒng)戲逐漸恢復演出,韓婷婷跟隨父母看了很多戲。也許是多年的耳濡目染,她便跟媽媽提出要學戲。婷婷的媽媽自然反對,并把小婷婷騙到上海看奶奶??墒侨说搅松虾?,韓婷婷對戲曲的迷戀仍舊絲毫不減。對此媽媽只好說:“找把胡琴給你吊嗓子,如果有嗓子就讓你學。”于是每天下午兩點半放了學,婷婷就開始跟胡琴吊嗓子,一試之下,果然天賦好嗓。接著就加身段,當時她跟的老師是梅蘭芳的再傳弟子,因此學了梅派的《宇宙鋒》、《貴妃醉酒》和《玉堂春三堂會審》幾個折子,且技藝日進。
雖然想走京劇專業(yè)之路,卻總是差了那么一點緣分。那時,同是京劇世家的童小苓、王小蝶都順利進入戲校京劇班,她卻因為年齡小了幾歲,始終沒有趕上合適的機會。這時,上海的越劇舞臺正紅火,一位老師因此建議韓婷婷去學越劇,沒想她很容易就被說服了。她說“當時想想也都是學戲,一樣要上臺表演,距離自己的舞臺夢也許不遠。可當時上海越劇院招生已經(jīng)結(jié)束,幾個區(qū)級劇團盧灣、靜安也已經(jīng)相繼招完生,只有虹口越劇團還正在招學員。那時也想得很單純,完全沒有考慮區(qū)級劇團有什么不一樣?!彼裕瑧{著良好的天賦和京劇功底,韓婷婷順利考進。
剛經(jīng)過十年浩劫,當年越劇舞臺青黃不接,區(qū)縣劇團大多陣容不齊,有的連龍?zhí)锥紲惒积R整,急需培養(yǎng)和充實演員隊伍。當時韓婷婷在班里也不算大,但因為有一點基礎(chǔ),馬上就能“派用場”,所以她和兩個同學先被留下隨團半年,半年后才正式進戲校。“當時連靴子都還沒有,因為開學半年了,靴子早都領(lǐng)完了,因此我每天只好穿著跑鞋走圓場。”考試那天,她不得不向別人借厚底靴。“那天印象很深,記得我是第一個到考場,一進門,就看到窗外一只小烏對著我叫,很開心,覺得是個好兆頭?!彪m然比同學晚學了半年,可兩三個月以后的第一次身段考試,她就拿下了小生組第一名。
與上海越劇院人才濟濟、演員陣容整齊相比,區(qū)級劇團的青年演員在剛進團的幾年里,反倒是機會較多,很早就開始挑擔子、排大戲,其中的優(yōu)秀者成名也因此比較早。就在婷婷進團一年左右的時候,一次,劇團去揚州演出《浪子成龍》,主演尹小芳突然身體欠佳住院了,為此團領(lǐng)導悄悄為韓婷婷定做了頭套。等到了揚州,韓婷婷接到頂戲的通知,要她與團里另一位小生尹美娣分演前后半場??蛇@出戲韓婷婷竟從未正式學過!然而考慮到事出突然,沒法子只有上了。于是她僅僅用了一個下午走臺之后,竟然真的把晚上的演出頂下來了!婷婷說:“由于平時排戲的時候在旁邊看過,演出的時候我們也在樂池里伴唱過,記得還是很熟?!彼允潞笥腥烁嬖V小芳老師,“婷婷在‘雪地’一場里的唱腔、白口跟你一模一樣!”小芳老師聽了非常高興。后來在虹口越劇團的演唱會中,她又學演了小芳老師的代表作《張羽煮?!分械摹奥犌佟薄R虼顺硕鲙煼度鹁曛?,對韓婷婷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前輩兼同事尹小芳了。她說:“小芳老師只要穿上戲服,就絕不坐下。后來我也學會這樣。老先生他們這一代演員身上有一種共通的東西,即待人真誠、對戲特別認真。”這些無形之中也影響了韓婷婷,并在以后都潛移默化成了她的信念——“做戲曲必須得有犧牲精神”。
1988年,虹口越劇團邀請范瑞娟、傅全香兩位老藝術(shù)家?guī)退耪尽读鹤!?。對于《梁?!愤@樣的經(jīng)典劇目,每個越劇演員在戲校時都學過,但這次摳戲,意義不同尋常。每個表情和動作,包含什么樣的潛臺詞,老師都分析得絲絲八扣?!坝浀媚鞘侨?,范瑞娟老師很容易出汗,就把一塊干毛巾墊在后背,一招一式講解,沒多久,一塊毛巾就濕透了,一天下來要換好幾塊。”為此,韓婷婷在《梁?!飞匣俗疃嗟墓Ψ颉S袝r去外地巡回演出,住在劇場后臺,她就每天早上起來先跑上一大圈,再練“回十八”,以此鍛煉氣息,力求在跑圓場時唱腔穩(wěn)而流暢。最后,不負老師的希望,《梁祝》也成了韓婷婷最“瓷實”的一個劇目。
虹口越劇團雖然是區(qū)級劇團,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卻是有聲有色,演出不斷、創(chuàng)作不斷,劇團兩個主力小生韓婷婷和肖雅幾乎每年都要分別主演一出新戲。如改編自莎士比亞經(jīng)典悲劇《羅密歐與朱莉葉》的《天長地久》,《三世奇緣》等……由于當年劇團小,條條框框就少,他們不僅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力量,理念更是非常超前。當時在越劇團中,虹口越劇團是最早以企業(yè)冠名的。而當時最流行、最前沿的元素,也時常被納入新戲當中。比如韓婷婷主演的《情宮歷險記》,題材竟然是放到現(xiàn)在也算得上是時髦的“穿越”。劇中人物還開口道洋文“taxi”潮得不行。尤其是劇團的服裝設(shè)計,現(xiàn)在已屬行業(yè)內(nèi)的大牌,有激情,有銳氣,也很有想法,“我們新戲的服裝在上海的舞臺上是最漂亮的。”
韓婷婷對自己的評價是:“是個非常簡單的人,只要有戲演,就很開心、很滿足。藝術(shù)悟性比較好,但是開竅晚?!鄙鲜兰o90年代初,出國浪潮席卷而來,同一批進團的演員出國讀書的讀書,嫁人的嫁人,都快走光了,可是韓婷婷卻最終選擇留下來?!坝幸淮蝿有倪^,想去澳洲讀書,連錢都付了,最終還是沒出去。戲是從小喜歡的,學了這么多年了,舍不得?!逼鋵嶍n婷婷的從藝之路,順利中也有著不順。她的成長過程,更是虹口越劇團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她成名很早,26歲就舉辦了融越劇、京劇、評彈、歌曲于一爐的《韓婷婷演唱藝術(shù)專場》,不到30歲就獲得上?!鞍子裉m”主角獎。然而隨著戲曲整體大環(huán)境的變遷,近年來她已經(jīng)很少上臺,不過心卻始終與越劇難解難分:劇團沒了,就成立文化公司。市場冷了,就進社區(qū)普及推廣。對她來說,戲是一種植根于骨子里的東西,無法割舍;而她對所堅守的東西,也始終沒有放棄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