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作者教學實踐出發,從家訪、交心等方面提出了教師轉化后進生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后進生
先進和后進是一對矛盾,任何一個班級都存在先進和后進的學生。后進生往往對學習不感興趣,有的紀律性差,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做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呢?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有較深體會。
1.勤家訪。
家訪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班主任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情況,以便“對癥下藥”,有效地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另外,家訪能增進師生感情,在彼此之間相互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感受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從而“親其人,信其道”,有利于提高溝通效果。如某后進生,性格內向,自尊心特別強,學習不虛心,甚至有時出現故意頂撞老師的逆反行為。通過家訪,筆者了解到了這位學生的特殊家庭環境,以及造成他這些表現的原因,找到了教育這位學生的“主線”。于是,筆者經過多次,取得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從而教育這位學生,使他取得了進步。
2.善交心。
與學生交心是師生之間一種情感交流的方式,可以增進師生的感情。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是教師用情感感化學生的過程。通過交心,可以在促進師生感情不斷發展的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鼓勵,達到雙方心靈的共鳴和行動上的共識。某生素質較差,加上基礎知識薄弱,故學習成績老是跟不上,經常暴露出較為嚴重的自卑情緒,不愿接近教師和同學。所以,平時教學中,筆者特別注意他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及時表揚,并及時找他談話,鼓勵他不斷進取,從而讓他取得了進步。
3.捕捉學生“閃光點”。
辨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事都是辨證統一的。后進生亦如此,透過現象,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有優點和長處,需要教師去捕捉,幫助他們發揮長處,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筆者執教的班有一個學生,起初是一名典型的后進生,對學習沒有信心,自暴自棄,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紀律散漫。但他思想比較活躍,個性強,好表現自己,所以筆者讓他擔任班上的紀律委員。對于教師的信任,他感到很高興,懂得“要想管好別人,得先管好自己”的道理,并以此作為準繩,履行班干職責。慢慢地他的自我約束能力有了提高,在期末考核中,他已經進入“稱職”的班干部行列。
4.發揮“典范”作用。
在一個班級中,后進生一旦取得進步,他對班級所產生的影響就尤其突出。此時,班主任要把握好契機,審時度勢,發揮他們的“典范”作用,促進班級整體水平的提高。針對班上曠課嚴重的現象,筆者以某生由過去的“曠課大王”變成現在責任心較強的紀律委員的事實教育全班學生,讓他們從中體會到人的意志和毅力的重要性。審時度勢,充分發揮后進生的“典范”作用,既可以使學生在很具說服力的事實面前受到啟迪,又可以激發已取得進步的學生繼續進取。
5.抓反復,反復抓。
后進生在進步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當后進生出現反復時,教師要正確對待,不急躁,不厭棄,不灰心。要相信,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深入了解和分析反復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耐心細致地做好反復教育工作。當然,教師不能等待后進生出現反復再來抓,而要經常估計可能出現的反復,把工作做在前頭,以減少出現反復的次數和減輕反復的程度。教師要以頑強的毅力,耐心細致的工作,抓反復,反復抓,一抓到底,直至將后進生的某些不良行為習慣徹底扭轉為止。如某后進生經常抽煙,在幫他戒煙的那段時間,筆者時常密切關注,只要他準備點火抽煙時,都會及時出現。當他精神不振、哈欠連天或者學校有集體活動時,筆者都會及時提醒和暗示他不準吸煙,幾乎每天每次碰到他,都要習慣的詢問口袋里是否有煙與火,終于促使他戒掉了煙癮。
幾年來,筆者用情感去陶冶“后進生”,用愛去打開他們緊鎖的心扉,架起心靈的橋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參考文獻:
[1]佚名.破窗理論改造罪惡之城[J].青年博覽,2009,(6).
[2]張麗麗.新型師生關系下的教師權威[J].黑河教育,2007,(5).
[3]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