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寫作,集中、鮮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當屬第一要務,不可馬虎。這里所說的中心,是指作文通過其全部內容而表現出來的作者的基本觀點或意圖。確立了中心以后,在作文中要調動一切可用的手段為突出中心服務。常用的手段有:
一、晨起開門雪滿山:開門見山,先聲奪人
即寫記敘文的時候開篇點題,將中心思想和盤托出,以達到突出中心的目的。如2011年高考河南省滿分作文《父親的車子》的開頭:“父親喜歡車子,車子是父親的朋友。車子的變遷,確能反映父親生活得歷程,甚至國家的發展變化。”
文章通過父親由騎自行車到騎摩托車再到醞釀買汽車的變化,讓人窺見改革開放以來民生改善的歷程。而開頭的這一段話,有效地統率了全文,且點明主旨,中心非常突出,給閱卷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回眸一笑百媚生:卒章顯志,強化中心
卒章顯志是文章結尾極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結束的時候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現出來,或者是在文章即將煞尾時將寫作意旨交待清楚。人們通俗地將這種方法稱為“篇末點題”。
記敘文主題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確,寫作意旨是否清楚,結尾的“志”作用重大,為此應注意:卒章顯志的“志”,應是文章寫作的必然結果,并非為“志”而“志”,不是貼標簽,更不能任意拔高;“志”的表述要高度集中、精煉明確,不可泛泛而談,無病呻吟;“志”的立場要鮮明,不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如2011年高考江蘇省優秀記敘文《拒絕平庸》的結尾:
“那時候你還小,什么都不懂。可你老爸記著呢。之后,凡是單位里或其他地方有什么比賽,他總是爭著參加,盡力參加獲取名次。他要讓你為他驕傲,傻孩子。”
我懂了。可是,爸,一個愛孩子勝過一切的人怎么會平庸。你最偉大。
這是一篇優秀的記敘文。文章很是切題,記敘了喜愛唱歌的老爸積極參加單位唱歌比賽,努力改變在女兒心中平庸形象的故事。文章末尾挖掘出父親為什么要拒絕平庸的內在動因,是“愛孩子勝過一切”,文末“我懂了……你最偉大”也表達出考生對于拒絕平庸的深刻理解:雖然父親唱歌比賽的成績仍不免平庸,但在女兒心中,父親已不再平庸,因為有愛,有理解。
三、陽春布德澤:描摹景物,突出中心
在寫人記事的文章里,往往需要描寫景物,通過穿插景物描寫:交代背景,渲染氣氛;為故事發展鋪設條件;推動情節發展;襯托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抒發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總之,要借助景物描寫,來達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
需要強調的是:
1.穿插景物描寫,目的一定要明確。景物描寫,一定要為中心服務。任何脫離中心,為寫景而寫景的做法都不可取。
2.穿插景物描寫,時機一定要適宜。可以在文章開頭寫景,也可以在文章結尾寫景,還可以在文章中間隨時插寫景物。總之,要隨著情節的展開,在敘事、表現人物的需要處和關鍵處進行景物描寫。
3.穿插景物描寫,形式一定要靈活。可以是簡短的一段話,也可以是一兩句話,還可以是一兩個詞語。總之,在寫人敘事的文章里,景物描寫是表現中心的輔助手段。因此要做到簡練、適可而止,不要過多地描寫景物,以免沖淡文章主要情節。
如2011年高考山東省優秀作文《這世界需要你》:
他搖搖頭,向湖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他便來到了邀月湖。湖面很靜,平靜得讓人感覺這水是微涼的。
文章寫一名工人下崗后,生活無著,妻子又離自己而去,自然消沉悲觀。這段景物描寫,在一定程度上襯托出了這名工人心境的悲涼,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四、兒童急走追黃蝶:場面描寫,突出中心
寫人記事(包括寫活動)的文章,都是由一個、幾個或若干個場面(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畫面)連綴而成的。因此,寫好場面,是出色表現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前提。有些文章中心思想不突出,人物形象不突出、不鮮明,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把表現事情經過的重要場面寫好。
怎樣把場面寫好,通過場面描寫突出中心思想呢?運用最多的方法是“‘點’‘面’結合法”。即,既要寫好整個場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寫好整個場面的環境、背景、氛圍或人物活動概況,文章內容才豐富,讀者才能對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寫好典型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等,才能突出個別,才能有聲有色、有血有肉地把整個場面表現出來,才會讓讀者對事件的意義、重點人物有更深刻的認識。如2011年高考江西省優秀作文《魂哭》中有這樣一段話:
護士用白色被單蓋住了小二,小二隨著醫生走出了手術室。這時,他看到母親正在拉著醫生詢問著什么,醫生對母親說了幾句話后,母親臉色蒼白,“撲”地一聲便摔到在地,嚎啕大哭起來。父親扶起母親,抱著母親也抽泣起來。這還是小二第一次見父親哭,印象中,父親總是喜怒不形于色。護士把小二推了出來,母親掙脫父親的懷抱,趴在小二的身體上,拉開白被單,撫摸著兒子的臉龐,哭聲漸漸小了,似乎兒子是在睡覺,怕會打擾兒子的美夢。母親一邊抽泣,一邊喃喃自語:“都是我害了你,你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我叫你去買什么酒呀,要是我去買就好了……”說到最后,母親連話都說不出了,只是不停地顫抖。父親拍著母親的背,對她說:“小二上天堂后,會活得更開心的。”
作者并沒有借助更多的寫作技巧,完全以場面取勝,以真情動人。如用拉、摔、掙脫、趴、撫摸、顫抖等極富表現力的動詞,寫出了母親喪子的悲痛場面,把母親的喪子之痛表現得真實可感,深深打動了閱卷老師。
五、畫龍點睛文生輝:設法點題,突出中心
即在行文過程中設法點明中心,在考場作文中,這一點更為重要。點題的方式多種多樣:從表達方式上看,有抒情點題、議論點題、敘述點題、描寫點題。如2011年高考湖北省優秀作文《舊書》:
我想,是時候換我來欣賞你的白發,我想,是時候換我來心疼你了。我還想再叫你一聲“媽媽”,甜蜜的尾音拖得很長很長……
帶不走的那些,遺憾和眷戀,就化作最后一滴淚。
淚滴渲染開你的字跡,我抱著這本舊書,溫柔地喚起我的孩提時光。
文章以《孩子你慢慢來》這本“舊書”為線索,表現了“我”與母親心靈溝通與交融的過程,表達了“我”對母親從抱怨到理解的感情。結尾處,作者以滿含感情的語言,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追悔情緒,令人動容。
又如2011年高考四川省優秀作文《總有一種期待》的開頭:
18歲的我,坐在高三的教室里,期待和憧憬著明天的大學生活,有時免不了帶點迷惘和不切實際。28歲的表哥,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答辯,行走在大學的校園里,期待和暢想著明天的生活,堅定而且現實。
我的今天是表哥的昨天,表哥的今天是我明天的期待。
文章的寫作,以表哥和我的敘述交替出現,我的敘述代表的是現在和對未來的憧憬,而表哥的敘述代表的是我的期待立足現實,暢想未來,把現實和未來相互交替,恰當地表現了“期待”的主題。而文章開頭的敘述和議論,就明確地點明和凸顯了中心。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張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