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以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討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拓展性問題的設計,以期提升英語教學實效。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拓展性
《牛津初中英語》每個單元都安排一個緊扣單元話題的Reading板塊,無論從文本信息還是語言技能來看,Reading板塊對整個單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閱讀課對文本的解讀包含淺層次的理解性活動與深層次的拓展活動。在課時安排上,我們一般都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對文本的理解,第二課時對語言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在實際的閱讀課教學中,第一課時結束時,筆者一定想方設法設計相應的拓展性問題對文本材料進行深度挖掘,用這樣的問題來發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用拓展性問題來滿足課堂教學中個性化的需求,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一、從延伸的角度設計
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中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內涵。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可涉及所教課文的一般事實,還可延伸到相關領域,也可聯系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啟發學生去思考,使學生對所學課文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教8A Unit 5 Reading “Zhalong A special place”這篇課文時,最后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T: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a true story. There was once a girl who loved red-crowned cranes very much.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she returned to her hometown to take care of them. One day she slipped into the wetlands in order to save a crane. 伴隨著老師的講解,多媒體呈現一幅幅野生動物悠然自得的生活圖片,欣賞著耳熟的旋律《一個真實的故事》,同時出現簡單易懂的英文歌詞,意境優美,學生們被僅僅3分鐘的視頻短片深深地吸引了,最后畫面定格在:Wild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背景是一群丹頂鶴正從濕地飛起來。此時我問了兩個問題:①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passage? ②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此刻他們身心愉悅,情緒高漲,情感得到升華。
二、從情感的角度設計
學生在與課文對話的過程中,對文本中的人或事物會產生喜愛、討厭、贊賞、痛恨等情感。教師由此設問,有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9A Unit 5為例,本單元的Reading以 “Hollywood's all-time best Audrey Hepburn” 為題,介紹了赫本的一生和她所取得的成就。文章介紹了8個時間點上赫本發生的事情,展示了一個美麗迷人的女演員的形象,而且又是一位偉大的親善大使。為了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①What kind of person is Audrey Hepburn? Use thre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her characteristics? ②Can you list any other great person? 學生在回答中提到Mother Teresa,她將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印度平民區,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提到了Marie Curie,她對科學孜孜不倦,不畏困難,勇于探索。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不僅展示了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且學生了解了偉大人物的人生觀,同時也啟發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從情感上獲得共鳴。
三、從比較的角度設計
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常常會運用對比、類比等方法提出問題,這種提問能讓學生激發思維,在比較中提高辨別事物的能力,從而養成學會分析的習慣。例如:在教9B Unit 1 Reading “Moving to Mars”這篇文章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on Mars? 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極富想象力。他們列舉的住在火星上的優點有:I could go to online school. / There is much more space. / Robots can do all the work for me. 缺點有:I don't have friends there because it is so far away from Earth. / There may be some dangerous aliens. / We could get ill from living there. 通過比較生活在火星上的優缺點,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復習了舊知識,同學之間還分享了學習資源。
四、從合作的角度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相對環境輕松,師生共同活動,平等地交流互動,學生顧慮少,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不怕犯錯,對于文本的深層理解,學生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如在教8B Unit 4 Reading “Hosting a charity show”,我提出了以下問題:①What is a charity? ②What groups of people sometimes need our help? ③Have you ever taken part in any of these activities? ④List three or more ways in which you help those people in need.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根據討論的結果推薦同學代表陳述小組觀點,在此教師可在詞匯上給學生適當的幫助,讓他們完成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從而對課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五、從探究的角度設計
學生自主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對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在對8A Unit 6 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 課文挖掘時,我提出這樣的問題:Can you find information about Wenchuan Earthquake by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fter class? 讓學生查找汶川大地震的信息,不但激發了學生對地震問題的探究熱情,而且再一次感受了四川人們的勇敢堅強和全國人民的濃濃援助之情。有了這種參與研究探索體驗,再經過老師的指導,其學習效果要比直接灌輸好很多,而學生有了這種樂于探究和求知的習慣,其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就會水到渠成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溫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