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從幾個層面探討了體育常態課的收尾藝術。
【關鍵詞】體育 常態課 收尾 探討
體育課是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組成,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現實常態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往往忽視結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動,有的課結束基本沒有整隊,老師先離場由學生自己收好器材回教室;有的老師沒有放松活動的概念,而是在結束部分加一些運動量,讓學生跑幾圈結束,認為是必要的素質訓練,學生走回教室就可以放松身體了;有的教師雖然結束有整隊集合小結的步驟,但沒有進行放松活動,經常在一些公開課中也有類似事件發生,由于時間緊、內容安排多,而省略了放松環節;有的老師放松活動存在一定的誤區,表現在學生進行高強度運動后,馬上讓學生做靜止的整理活動,不符合身心放松規律。以下是一次市級公開課的案例:
離課結束還有將近12分鐘,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練習,足球組進行快速帶球繞桿射門(繞桿10根),籃球組做30米×6(折返)的折返跑兩組,女生是15米×6(折返)的折返跑兩組。完成以后馬上讓學生圍坐在老師周圍,里三層,外三層,有的學生由于身體確實疲勞,躺在草皮上,這時音樂緩緩響起,老師讓學生都閉上眼睛,自己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按照他的意思去讓學生進行意念領會,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但是,學生根本閉不了眼睛,口中還直喘粗氣,至于心就越是無法平靜了,此時的心跳平均都達到每分鐘140次左右,你讓他們怎么平靜?氣緩過來的學生在各自打鬧、取笑,一番熱鬧的情形,于是,教師再也無法將下面的詞念下去了,只能起身,草草收場,學生也一呼而散,如釋重負,放聲喘氣和大笑,有的甚至模仿老師的口音,“我感到全身放松,仿佛置身于大海深處,身子緩緩下沉”。見此情景,教師只能苦笑不已。
課后市教研員問上課教師,“你的結束部分安排的內容目的是什么?”,老師回答:“放松學生的身心?!笔薪萄袉T馬上接下去,“你這不是在放松身心,而是損害健康,我們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你卻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劇烈運動以后不能馬上讓學生停下來休息,而是要進行慢跑、各種小強度、小運動量的游戲活動,或步行放松,讓學生心率恢復至每分鐘120次以下,這樣的放松才符合人體的運動規律。從身心發展的科學性出發,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課堂失誤,我們老師中間經常也會犯類似錯誤,希望大家引以為戒?!笔聦嵣现匾暫驼莆战Y束部分的任務、內容和要求,認真做好結束部分的工作,是上好體育課必不可少的一環。
一、正確認識結束部分的重要性
要重視結束部分,教師首先要認識這一環節的目的任務及其在體育課中重要地位。
1.目的
結束部分的目的是將學生迅速地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使人體更好地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過渡到安靜狀態,進而輕松愉快地結束一堂課的學習,為下一堂課做好準備,順應身體的變化規律,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其中做好整理放松活動是最主要的內容,由于運動對身體引起較大的刺激,導致生理的變化,這些變化并不是隨著課的結束而立即消失,恢復至原來安靜狀態,而是有一定慣性。在劇烈活動時,肌肉往往處于缺氧狀態,產生大量的乳酸,會形成大量的乳酸堆積,導致氧氣輸送的抑制。身體在缺氧的狀態下,勢必在機體停止運動后,要代償性地進行工作,從而補充運動時缺少的氧氣,如果此時不做整理活動而完全停止下來,這種靜止狀態不利于靜脈血的回流,同時妨礙強烈呼吸的動作,影響吸氧量,導致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血壓降低,造成頭部供血不足,會影響學生身體,嚴重時容易發生暈倒。
2.任務
在心理方面,促進學生上體育課的良好運動衛生習慣。良好的運動衛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往往促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影響對運動的看法,這種積極情緒的產生,導致在整個整理活動練習中既能感到輕松,又能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由此,結束部分教師不能輕視并且要準時下課,不拖堂,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心理,進行調整身心,準備上好下一節課。在生理方面,采用動靜結合,由動到靜,由快到慢,由局部到整體,由激烈到平緩的整理活動,消除運動產生的乳酸,以降低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機體的各個系統,特別是運動系統慢慢恢復到安靜狀態,從而在下課五分鐘后接近平靜時的身體狀態。
3.常規
在課堂常規方面,結束部分是深化課堂常規的一個有效環節,首先從要求學生集合時做到靜、齊、快,一切行動聽指揮開始,這一點在常態教學中很有必要。有的學生聽到教師下課集合的哨聲或指令,不予理會,還想在球場上打幾分鐘,教師問他們,回答是,“沒有聽見,沒有下課”。另一種現象是聽到了集合的哨聲,但磨蹭磨蹭、三三兩兩,邊說邊笑的到集合地點,有的還在交流場上的一些情形,所以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學生自覺意識,必要時可以加一些小懲罰。其次,課堂小結。課堂小結是回顧本節課教學內容,總結學生表現,指出努力方向,布置課后作業。做到課內外結合,強調課堂學的技能在課外鞏固和體驗。最后,整理器材,值日學生在體育委員的組織管理下,有序地將本堂課的器材收繳好以后,放回器材室,做到從哪里來,放到哪里去,使物歸原位。
二、放松活動的操作
整理放松活動一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游戲法
教師為了調節學生學習中的緊張程度,消除學生的心理疲勞,可安排一些量小、活潑歡快的游戲。如轉移注意力的游戲,“齊數教師手指”,“高子、矮子、胖子和瘦子”,“蒙面擊鼓傳物”等。有時可以利用游戲來鞏固和強化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內容,如學習了排球傳球技術后,教師可安排“間隔傳球游戲”;學習了魚躍前滾翻后,可安排“穿圈前滾翻游戲”等。
2.表演示范激勵法
利用隊伍集合之機,教師可以組織和鼓勵學生進行匯報表演,對課堂中所學的動作進行示范表演??梢砸孕〗M為單位采用推選比賽的方法,讓動作正確、姿態優美、協調性好的學生進行示范表演和比賽,可以有效地鞏固和復習動作概念,加深技能表象,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激情,對下節課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3.按摩與意念放松相結合
學生雙人搭配,擊打和按摩身體的各個肌肉群,特別是與教材練習有關的肌肉,持續幾分鐘后,采用意念放松,教師用一些語言提示,學生可以坐位,閉目,深呼吸,聽教師的指示,意念放松,有條件可以配以輕音樂,提高放松效果。
4.評價法
即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給以客觀、正確的評價。以此法表揚學生成績為主,盡量避免對學生批評,并提出努力的方向。通過評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5.徒步聊天法
集合隊伍后,教師可以由學生自由搭配,可以繞操場邊徒步,邊聊天的方式,漫步繞操場走兩圈,或由學生自定距離,要求是大家可以聊天,回憶上課的情形,在走的過程中注意放松四肢,做到輕松走完距離,也可以采用慢跑和走交替的練習,提高肢體放松的效果。
三、結語
要收好尾,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是課堂結尾教學重點應考慮學生疲勞的恢復。每一堂課都會導致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疲勞,如果不注意及時恢復,必然影響學生的練習效果和超量恢復,并影響學生下一節課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恢復問題重點考慮和準備。其二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切忌千篇一律。教師應打破常規的、單調的、固定的結束模式,積極思考和借鑒,經常變化結尾教學方法,讓學生總覺得有新意,有興趣。收集外出聽課、觀摩的結尾模式,結合實際課堂進行嘗試運用。其三是結束部分時間短(5分鐘),教師必須以簡練的語言、合理安排每一項活動,避免因整隊、講解時間過長,而造成身體放松的時間不夠,草草收場。其四是體育課的結束部分內容安排時應注意考慮全面性和針對性。全面性是指所采用的練習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全面恢復,針對性是根據課的主要教材選擇專門性的整理活動練習,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恢復身體。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h桃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