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七年級標準中明確指出聽力教學:“第一能識別語段中的重要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斷;第二能聽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據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務;第三能聽懂正常語速聽力材料中對人和物的描寫、情節發展及結果;第四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抓住要點;第五能聽懂熟悉話題的內容,識別不同語氣所表達的不同態度;第六能聽懂一般場合的信息廣播,例如:天氣預報。”然而,在日常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方法:聽錄音,對答案,對聽力教學不夠重視。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這些方法已不能跟上時代要求,而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聽力教學效益。下面我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對聽力教學要求提出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教師需要培養準確的發音
聽力首先要把好語音關,了解讀音標準和變音規律,尤其注意發音和單詞在不同場景讀音的變化。地道的英語發音會使學生能夠迅速適應陌生聽力環境的變化,準確的發音會使學生沒有任何的“先天不足”。所以這就需要老師能夠在平時不斷糾正自己發音的不良習慣,盡量在語音,語調甚至語速上與本土發音一致。在教師訓練聽力時,我們先把英美人士的錄音放給學生聽,每聽一、兩句就停下來,聽懂了就繼續往下聽,如果一遍聽不懂就把這句話多放幾遍,并指出哪些地方由于連讀失去爆破、同化等,同時有些詞在對話中的發音已不同于詞典上的發音,有些地方由于弱讀發音改變了,甚至一帶而過,經過訓練使學生明白英美人說話有輕有重,有節奏,其發音因人因事因感情而發生變化。
二、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
事實證明,那種認為聽力必須集中訓練的手法是不可取的。聽力應與閱讀練習同比重地推開。很多老師為提高聽力把所有時間都集中在聽力材料的練習上,“為聽聽力而聽聽力。”我肯定的說,這是個錯誤。七年級《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閱讀量除教材外應不低于30萬詞。而聽力內容大部分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實際,事實證明,對聽力材料越熟悉,他們的得分也就越高。很多學生在聽磁帶時能抓住某些或大部分單詞,但是不能將其有機地結合成意群或者將意群有機地結合成句子并了解其含義。這也是影響聽力水平的一個因素。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對英語語句的結構的不熟悉。譬如,倒裝句、強調句、感嘆句以及各種形式的疑問句,這都需要學生在筆頭練習中對其認識并且熟悉,了解各個語句的重點在哪里,抓住其中心。同時,多做閱讀,背誦英語句子并了解英語語句的特點和方式。老師應該特別注意英語是一種指代性語言,所以一定要將聽到的代詞還原。在聽的同時還需要注意英語的動詞形式,因為每一種動詞形式都有其特殊的含義。而我們的學生本身沒有合適的外語聽力氛圍。所以為了增強學生的聽力的熟悉度。我們只能擴大他們的閱讀量,以讀代聽,以聽促讀。所以,詞匯量和語法是閱讀的關鍵,閱讀能力卻是聽說能力的前提。聽、說、讀、寫的教學應該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精聽時,老師應要求學生們在聽力練習中聽懂每一個詞、每一個短語,聽清每一個語調,甚至能進行模仿。這既能鍛煉學生的基本功,又能使他們養成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但是作為老師一定要起到監督和促進作用。精聽對同學們真正打好英語聽力基礎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通過精聽練習不僅能夠提高同學們的聽力水平,還能夠極大促進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在實際練習過程中,精聽的最佳練習方法就是聽寫練習,具體方法是:
1.選擇一段聽力材料,不要看原文,也不要開始記,先從頭到尾總體聽一遍,力求有一個整體概念,了解全文大意。
2.再開始一邊聽一邊寫,一定要做到把每個單詞都寫下來,獲取細節信息,一直到自己對聽不懂的地方實在是無能為力為止。
3.在對照答案修改完自己的練習后,再對照著原文從頭到尾聽一遍,要注意認真琢磨自己聽不懂的地方或有錯誤的地方。
在精聽的同時,泛聽也十分重要。表面看是互相矛盾,其實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泛聽時,老師應要求學生們在聽力練習中以掌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為目的,只要不影響對整體文章的理解,一個詞、一個短語甚至是一個句子聽不懂也沒關系。在進行泛聽練習的過程中只要求學生能夠盡量集中注意力,盡量來理解意思就可以了。
泛聽鍛煉的是學生對英語總體把握的能力,更符合聽力考試中的要求,而且對于培養英語語感泛聽的作用要大于精聽。對于激活大家的耳朵感應能力有很大好處,保持一種新鮮感。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泛聽能力是建立在精聽基礎之上的。在我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在精聽和泛聽中下足苦功,聽力必將獲得突破。
四、科學聽力,掌握聽力策略
首先,聽前,教師應準備一些聽力素材,如圖片、影像、聲音甚至活動以便讓學生盡量簡化較難聽力內容,為學生下一步的聽打好基礎,充分做好內容、語言和心理上的準備。所以,這一步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聽懂,尤其是對較難聽力材料,這一步處理得好是下一步順利進行的關鍵。
其次,在學生聽聽力時,由于在第一階段中,在內容上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已經被激活,學生應感到所聽內容不是那么的生疏,從心理上學生也已經做好準備。然而,第二步應注重方法,否則學生不但可能聽不懂,還可能挫傷學生聽的積極性。其實我們只要在處理聽力時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整體到細節的方法,就能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聽力氛圍,引導學生掌握聽力策略。
最后,在聽完之后,讓學生做一些有關聽力內容的練習。這一步在聽力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三:其一,聽后練習可以檢測學生是否真正聽懂;其二,可以加深學生印象;其三,可以幫助學生對聽力材料做更深層的理解。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討論,表演,復述,寫作等合作性的活動。
五、趣味聽力
眾所周知,無論對學生還是對于老師,聽力訓練都是枯燥無味的。學生非常容易走神。所以增強聽力的趣味性至關重要。作為老師,我們要正確認識課堂聽力游戲教學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必須克服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那就是把聽力游戲等同于玩樂,把它看成是課外活動的一種形式。其實聽力游戲不僅僅是屬于課外活動,它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教學形式搬進課堂,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去,幫助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聽力的課堂教學。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聽力的興趣,它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它寓知識學習于游戲之中,邊活動、邊學習,有針對性的訓練,可在游戲中訓練聽力理解、單詞記憶、英美文化、以及與考試題型類似的聽力材料。課堂聽力的趣味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可以設計各種各樣的既能提高聽力,又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游戲活動。要想把一堂聽力課上好,除了事先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聽力材料的選擇,恰當的導入形式,多樣有趣的訓練方法之外,同時還應當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對聽力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想上,喜歡上聽力課。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教師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在教學中付諸實踐,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那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證。
總之,聽力是英語語言教學的重要環節,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將英語當作外語的中國學生而言,英語聽力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我們抓住其規律,掌握其技巧,聽力這個難題是可以解決的。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