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鎮高麗營鎮,處于臨空經濟區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的延展區域,是郊區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
被《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順義新城規劃》確定為重點鎮的高麗營鎮,位于順義西部,處于臨空經濟區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的延展區域。這個面積達61.1平方公里的鎮域,下轄25個村和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4.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6萬人,是郊區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
重點鎮連接著城市與農村,承擔著加快城鎮化進程和帶動周圍農村地區發展的任務?;谶@樣的功能定位,作為順義區率先發展的重點鎮,高麗營近年來注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立足自身的強勁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以科學規劃全面推動重點鎮的經濟社會建設,在城鄉一體化建設方面探索實踐亦取得了積極成效。
以科學規劃顯現發展路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規劃都會有一種“神秘”感,往往被理解為躺在規劃部門辦公室內“深居簡出”的圖紙,而百姓能夠見到或者聽到的也多為一些口號型的宣傳。
這一常規率先在高麗營鎮被打破,該鎮在全市建成了首家鎮級規劃館,主動將政府自身工作置于社會各界的聚光燈下,這不僅是政府對規劃愿景和自身工作擁有的足夠自信,也是高麗營鎮發展多年注重規劃的具體體現。
規劃是城鎮發展建設的靈魂,也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首要條件。高麗營鎮多年奉行這一理念,所有的發展都堅持規劃先行,先后編制完成了《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中心區、副中心區及于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并相繼獲得市政府批復,形成了鎮域發展完整的科學規劃體系。
在規劃主體基本完備的基礎上,高麗營鎮注重規劃體系的完整性、前瞻性和重點工程建設的連續性,立足打造生態宜居的發展環境,以完善生態功能為重點,加快水務、綠地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并實現了鎮域發展規劃與新城發展規劃的全面對接,為重點鎮建設的科學推進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規劃的逐步完善中,高麗營鎮“臨空產業強鎮,生態宜居小城”發展定位得以確立,“一心、兩帶、三走廊”的城市功能布局凸現形成:“一心”,即鎮中心區;“兩帶”,即東部高端制造產業帶和西部商務休閑產業帶;“三走廊”,即白馬路生態走廊、六環路生態走廊和順于路生態走廊。
以完善設施奠定經濟基礎
在規劃完備、定位準確、科學布局的前提下,盡早成為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新型示范城鎮,完善的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可或缺,這不僅是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彰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載體。
按照“一心、兩帶、三走廊”城市功能布局,堅持適度超前原則,高麗營鎮先行啟動了鎮中心區的市政工程、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總投資1.8億元的中心區2.4平方公里“三橫三縱”市政管網及道路一期全面竣工,“七通一平”基本實現。此外,供熱中心、休閑生態公園等項目已報市發改委審批,中心區
副中心區污水處理廠主干管線設計方案也已完成,副中心區路網及市政也已進入管網綜合設計階段。在公共服務配套方面,鎮級衛生院、九年一貫制學校、行政辦公中心等全面竣工,文體中心等項目也已報市發改委審批,夏縣營村土地一級開發完成了定樁成果。
產業發展是加快重點鎮建設的重要支撐,是推進城市化,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主要動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高麗營鎮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優化一產,強化二產,做大三產”的要求,著力打造東部高端制造產業帶和西部商務休閑產業帶,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鎮實現屬地財稅收入3.3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996萬元,較2005年年均增長31%和35%。
目前,高麗營鎮已經形成了以東部高端制造產業、西部商務休閑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格局,在全鎮的總收入中,東西部兩個產業帶屬地稅收占到了全鎮稅收總量的85%。
東部高端制造產業帶以鎮級的金馬工業園為核心,依托2006年并入空港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已經吸引了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和物流配送等企業66家,年銷售收入28億元,稅收達到了2.2億元。西部商務休閑產業帶主要依托溫榆河生態走廊,在春暉園會議溫泉度假酒店的基礎上,相繼引進了首旅華龍、北燃實業廣場和東方華美等項目,預計總投資78億元。
把握全市二三產業向郊區布局和臨空經濟區提級發展的大好機遇,實現“臨空產業強鎮”發展目標,是高麗營加快經濟發展的共識。高麗營鎮明確將進一步密切與市區重點經濟功能區的功能互動,以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為抓手,加快形成以西部商務休閑產業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打造帶動重點鎮建設發展的“核心驅動”;以發揮現代工業的基礎作用為重點,加快推進東部高端制造產業提級提速發展,提升推動重點鎮建設發展的“基礎動力”。盡快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以臨空產業等高端產業要素集聚為特色,商務休閑、電子信息、現代制造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夯實重點鎮建設的經濟基礎。
對于西部商務休閑產業帶,在首旅溫泉度假酒店、北燃實業廣場和東方華美等項目建設投產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以首旅溫泉度假酒店和北燃實業廣場、春暉園、花水灣等為主體,集商務會議、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新經濟板塊,全面提升商務休閑度假產業規模和知名度,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東部高端制造產業帶將積極承接臨空經濟核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與臨空經濟區的有效對接,融入臨空經濟產業鏈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素質與核心競爭力。著力吸引電子信息等高端、高效、高輻射項目入駐,將重點引進2-3家大型電子信息企業和1-2家航空食品加工企業。同時,加快提升金馬工業園承載能力,優化園區發展環境,完備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供給水平,增強集聚優質、高端產業要素能力,并進一步拓展園區發展空間,推進實施金馬工業園二期控規范圍內61.77公頃土地一級開發,加大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盤活力度,集中進行策劃、包裝和推介,為產業發展創造空間優勢。
以環境打造提升承載能力
優良環境是高麗營鎮呈現給外界的直觀印象,這也是高麗營鎮多年注重環境整治帶來的直接成效。據了解,為調動各村對環境改造的積極性,高麗營鎮區別于諸多區域直接下撥環境整治資金的傳統做法,而通過“以獎代補”的創新工作方式,使所轄的25個村環境改善得以持續:鎮政府每年拿出500萬元資金,將各村的環境整治分為三等,按等級分別給予不同的資金支持。
通過“以獎代補”政策的探索嘗試,結合新農村建設“5+3”工程的全面實施,高麗營鎮健全完善了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綠化覆蓋率達到34%以上。近年來,先后獲評“首都文明鄉鎮”、“京郊新農村建設先進鎮”、“首都綠化美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加強生態與環境建設是建設生態宜居城鎮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和服務首都建設“世界城市”的現實需要。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小城”的發展目標,以提升城鎮生態功能為重點,鎮政府提出水務建設要堅持“優化自然生態、服務城市娛樂、彰顯歷史人文”的設計理念,以提升鎮中心區的城市品位為目標,營造“林水相依,人水相親”自然生態功能;綠地建設要堅持生態、景觀、休閑為一體原則,以“綠色生活、人文小鎮、度假天堂”為主題,打造“四季有綠,三季有景”的綠化生態景觀體系。并進一步探索生態環境建設新思路、新方法,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力爭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統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同時,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建管并重的原則,強化部門協調聯動,構建精細化網格管理體系,實現對鎮域生態環境、農村基礎設施的動態管理和有效維護。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實現鎮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關系著鎮域投資環境的優良,也是提升鎮域承載能力的重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就業和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本,妥善解決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將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對此,高麗營鎮堅持“就業優先”原則,把解決勞動力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促進新生勞動力和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充分穩定就業為重點,進一步健全完善促進就業機制,拓展就業服務平臺,強化就業技能培訓,構建區、鎮、村“三級”精細化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勞動力實現二三產業充分穩定就業、實現“高端產業、高效企業、高薪崗位”就業。目前,全鎮城鄉勞動力就業率95%,二三產業就業率97%。
此外,高麗營鎮把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作為檢驗發展成果的第一標準,統籌推進征地轉非、村莊整建制轉非和就業轉非工作,加快地區農村居民向城鎮居民轉變,進一步擴大城市社會保障覆蓋面;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次報銷辦法和城鄉低保統籌制度,在“新農合”完成首次報銷的基礎上,鎮級財政拿出資金進行50%比例的二次報銷,“新農合”參合率達到了100%;城鄉低保率先實現統籌,395名農村低保人員享受城鎮低保標準,全面提升了地區社會保障水平。
同時,積極主動爭取上級部門支持,集中政策、資金,針對低保、優撫等弱勢群體家庭,突出解決好群眾大病醫療、子女教育等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實現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作為市區重點建設小城鎮,未來的高麗營鎮發展,將重點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服務項目、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城鎮功能完善、環境清新優雅、就業較為充分’的新型示范城鎮發展目標?!备啕悹I鎮鎮長李剛對此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