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促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務服務水平,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香港發展
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啟幕
市場期待已久的“人民幣QFII”及“港股ETF”終于得到國家層面的明確,這意味著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即將拉開帷幕。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17日在香港舉行的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宣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起步金額為200億元”及“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最為市場關注。
在宣布的政策措施中,還包括支持境外企業(包括香港企業)使用人民幣赴內地直接投資,增加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境內金融機構主體,允許境內企業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穩步擴大境內機構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
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確保“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中央明確了對香港經貿、金融,民生和社會事業、旅游,粵港合作等六方面的支持政策。
西部發展
稅收優惠政策再向西部傾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精神,進一步支持西部大開發,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對有關稅收政策進行了明確:
對西部地區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目,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西部地區2010年12月31日前新辦的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的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企業,其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可以繼續享受到期滿為止。
行政問責
北京公布《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
北京市日前公布《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彌補行政問責盲區。從10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人員在履職時敷衍塞責不作為,或違法履行職責損害群眾利益將被問責。
據了解,北京市近年來正在逐步完善官員問責機制,出臺了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公務員行政告誡等規定+尤其是《北京市實施(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辦法》,首度將黨委領導引入問責范圍。但在《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出臺前,關于明確行政問責主體、范圍和程序的法律、法規,在全國還是空白點。
《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明確劃定了行政問責適用的人員范圍,包括北京市各級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及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托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與《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相比,《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除適用于行政機關公務員外,還適用于授權和委托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食品安全
本市公布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動計劃
由市食品安全辦公室草擬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動計劃(2011—2015年)》,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近日首次對外披露。
這一事關全體北京市民“口福”的行動藍圖,描繪了令人振奮的食品安全控制目標——到“十二五”期末,本市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將達到97.5%以上: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蔬菜豬肉豆制品等重點食品的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5%以上,北京將形成食品產地要準出,銷地要準入、產品有標識、質量可溯源、風險可控制的全程監控鏈條。越來越多的食品必須有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才能進入北京市場銷售。
“北京已連續7年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北京市食品辦新司發言人唐云華說,北京作為首善之區,食品安全管理必須走在全國前列。未來,優質品牌食品將占領市民消費的“主渠道”。“十二五”行動計劃中首次提出了“安全食品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概念,提出要打造首都安全食品的品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政府投資
本市制定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設立基金資金管理辦法
為適應當前投融資形勢,創新政府投資支持方式,支持重點區域,領域建設,同時規范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出資設立基金的資金運作,市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設立基金資金管理辦法》并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該辦法作為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的配套管理辦法之一,對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出資設立基金的資金來源,支持范圍、出資流程、收益退出監督管理、風險控制均做了明確安排。“十二五”期間,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將緊緊圍繞“北京服務”。“北京創造”、“綠色北京”,安排支持資金,引導社會資金以股權投資方式設立基金,投向北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等重點發展產業,重點功能區、小城鎮及新城建設綜合開發等。
去年以來,本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陸續安排資金,與社會資金合作設立了7支股權投資基金,其中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出資9億元,帶動社會資金60億元以上,對進步發揮政府投資引導放大作用,提升政府投資調控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能源
北京“十二五”能源發展建設更加重視“五個轉變”
北京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調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英建介紹,北京“十二五”能源規劃在編制背景,規劃基礎發展要求等方面都發生了重要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決定了規劃的功能和定位。北京“十二五”能源規劃,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建設“三個北京”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總體要求。
王英建說,北京“十二五”能源規劃在能源發展建設的總體思路上,突出體現以能源安全為核心,以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以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和清潔低碳轉型為主線,著力突破資源約束和設施能力瓶頸,著力加快能源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推進節能減排,著力完善能源管理和應急抗災體系,努力構建形成安全穩定。清潔高效、多元互補、智能控制、城鄉協調的現代城市能源體系。
王英建強調,北京“十二五”時期,在能源發展建設理念上,更加注重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從注重能力建設向更加注重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轉變;二是從注重單一能源品種建設向更加注重多品種統籌規劃轉變。三是從注重供給保障向更加注重供需平衡調節轉變。四是從傳統調控方式向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精細化能源管理轉變。五是從側重結構節能向更加注重技術節能、結構節能管理節能統籌推進轉變。
本市出臺能源管理師試點管理辦法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0年11月批復本市為能源管理師第二批試點省市,為保證試點工作順利進行,市發展改革委近日出臺了《北京市能源管理師試點管理辦法(試行)》。
《管理辦法》對能源管理師的培訓考試,繼續教育,聘任,職責等方面作了具體的規定。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本市能源管理師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委托相關機構具體實施能源管理師的制度研究培訓、考試、繼續教育、備案審核等相關工作。
健康北京
本市《健康北京“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頒布
近日,本市《健康北京“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簡稱《規劃》)頒布,意味著今后要把北京建設成國際水準的“健康城市”。《規劃》主要依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標準和指標》,《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和《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而制定。
《規劃》是在《“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將從健康人群健康環境、健康社會三個方面入手創建健康北京,并將以與健康,民生問題休戚相關的35項主要指標為核心,全面促進首都城市以及人群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