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亞信,天元網絡、廣聯達、軟通動力、文思創新、君正和中興通等企業為代表的項目集體開工,標志著軟件園二期建設的全面開始。
記者從2011年7月20日上午舉行的中關村軟件園(二期)重點項目開工暨新簽約項目奠基儀式上了解到,軟件園二期將在未來2到3年的時間內建成,兩期全部建成后,軟件園將集聚企業350至400家,產業規模超過千億,將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新形象、新亮點。
隆重開工
7月20日上午,中關村軟件園(二期)重點項目開工暨新簽約項目奠基儀式在園區二期隆重舉行,北京市委常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海淀區委書記趙鳳桐,海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隋振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周來升,區政協主席彭興業,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許強,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于鳳英等有關市區領導,中關村軟件園、入駐企業代表、建設單位領導,以及園區企業、相關單位、媒體記者共300余人參加了本次開工奠基儀式。
中關村軟件園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以軟件和IT研發為主的專業園區,是國家相關部委授予的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中關村軟件園總占地260公頃,總建筑規模206萬平方米,分為一期和二期兩個部分。
經過十年的建設和發展,軟件園已基本完成了一期的開發建設,入駐企業216家、從業人員2.4萬人。2010年園區實現產值240億元,服務外包出口額8億美元。園區企業獲得國際標準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知識產權逾2400項;入選國家重點布局內企業21家(占全國的13%);12家企業入選“瞪羚計劃”;3家入選“2010年度德勤中國高成長企業50強”;園區累計上市企業17家,其中,2010年7家企業上市(創業板2家、A股4家、美國紐交所1家),融資67.5億元,市值430億元,成為國內產業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產業層次最高的軟件園區。
聚焦二期
正在建設的軟件園二期占地面積121公頃,總建筑規模133萬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軟件園二期全部1.2平方公里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總體規劃的審批。這使得軟件園獲得了更大的產業空間,使得聯想、百度、騰訊、網易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得以落戶軟件園,也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他們迫切需要的發展空間,更令軟件園產業集聚的規模與內涵在一期的基礎上再上新臺階,園區創新能級和產業層次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北部高端研發與高新技術產業帶、為核心區建設及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
在中關村示范區建設中,軟件園的目標是要率先成為在軟件與信息服務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實現《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中提出的在軟件及信息服務領域形成擁有技術主導權和產業話語權的產業集群;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大力培育云計算、移動互聯、服務外包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期建成后,中關村軟件園將聚集350—400家企業,聚集7-8萬高端人才,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建成環境清新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高度聚集、自主創新活躍、帶動區域發展的專業園區,使軟件園成為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北京創造、北京服務”核心承載區,首都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的排頭兵。
本次集體開工奠基的企業,都是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國家重點規劃布局軟件企業、服務外包十大領軍企業、中國軟件百強/北京市創新百強企業,和國家重大項目落地的企業或單位。
中關村軟件園公司董事長周放在開工奠基儀式上表示:“在二期的開發中,軟件園將秉承‘創新驅動、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的宗旨,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水平運營、高水平管理、高水平服務’的原則,與廣大園區企業一道,齊心協力,團結奮斗,進一步推進園區產業高端聚集,科學配置產業發展要素資源,著力培育云計算、服務外包、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成為軟件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海淀區副區長穆鵬在講話中指出:“希望區屬相關單位,要加強與上級部門、入駐企業和園區開發建設單位的溝通交流,凝聚工作合力,加快建設精品工程,為人駐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希望入駐企業要以此次開工奠基為契機,立足海淀,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不斷做強做大。希望中關村軟件園二期的開發建設努力成為‘用地集約、產業集群、設施配套、生態良好、城鄉一體’的典型園區,努力踐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總體要求,為海淀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區域和諧發展,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做出積極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