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而言,買公募基金,往往傾向選擇管理規模大和投資能力強的公司。買私募產品是不是也一樣呢?
答案是否定的。
《投資者報》記者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4月12日,今年私募基金共發行161只產品,同比增加68只,增幅近70%,距離2010年第四季度高峰時僅差31只。
其中,發行最多的公司為尚雅投資。2011年以來尚雅共發行了11只黃金優選(TOT)系列產品。其次是上海匯利資產,共發行了4只黃金優選系列產品。一季度的大幅擴容,使得尚雅成為私募基金中擁有產品數量最多的公司。
但巧合的是,尚雅和匯利等在2011年加速擴張的同時,旗下產品業績卻大幅落后,明顯不如金中和、淡水泉等老牌公司。
尚雅成私募產品數量老大
2004年到2010年,陽光私募基金從1家增長到334家,產品數量從1只增長到1225只,資產基金規模從不足2億元增長到近2000億元。然而,私募產品 “規模分化”的現象更嚴峻。
上海阿爾法基金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莊正統計顯示,2004年到2006年,全國只有13家陽光私募基金。有些公司今天仍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如:明達資產、天馬資產和淡水泉等,有些則已銷聲匿跡。
截至2010年年底,陽光私募基金行業現在已有334家公司,產品數量最多的10家公司,目前管理產品約占行業24.5%。自2008年來,前十家公司市場占有率一直穩定在23%和26%間。這些年中,新老私募都發行了大量新產品,前十家私募占比能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在于不少公司保持了持續的產品發行速度。
如2011年以來,與新私募面孔不斷涌現相伴隨的,是老私募頻繁發行。
1月份,發行主力是老私募。如匯利資產、世通資產、展博投資均成立兩只新產品,從容投資、新價值、星石投資、淡水泉等也均有新產品。此外,尚雅投資在1月新發行8只TOT,管理數量成為產品數量最多的私募基金。
2月成立的私募產品也是老面孔居多。主要集中于源樂晟、簡適投資、遠策投資和鼎鋒資產等公司。
3月份,市場一改老私募占發行主力的情況,出現大量新面孔。在老私募中,僅淡水泉、朱雀、源樂晟、從容等各有一只新品成立。
記者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私募基金產品數量最多的10家公司分別為上海尚雅、廣東新價值、上海朱雀、北京星石投資、上海從容、淡水泉、云國投、武當、匯利和深圳瀚信。其中前三名旗下產品數量分別為31只、29只和29只。
而尚雅投資成為擁有私募產品最多的公司,源于發行了11只TOT產品,分別為黃金優選5期1號、7號等。
私募2010年底以來集中發行TOT的背景是,私募賬戶的稀缺,不少信托開始借道TOT,繞開證券開戶被叫停的障礙即以母信托套子信托的形式,新開立一個不占用證券賬戶的母信托,通過母信托募集資金,投資于相應私募基金的老產品。
目前,已有朱雀、智德、星石、武當、尚雅、匯利、淡水泉、從容等8家老牌私募基金共發行了數十只黃金優選系列(TOT),投資旗下相對應的投資精英系列產品。
“小而美”私募業績持續性好
2011年發行數量最多的私募,分別為尚雅和匯利兩家老牌公司。但他們的業績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截至2011年4月11日,尚雅所有產品平均下跌超過4%,除尚雅3期、4期、6期和14期收益為正外,其他基金都為負。其中,尚雅16期、尚雅9期和尚雅13期下跌幅度都超過10%。
匯利旗下產品今年以來全部收益為負,大部分跌幅在5%以上。其中匯利優選6期和匯利優選9期下跌也超過7%。
綜合來看,雖然私募規模的擴大與業績下滑并沒有直接聯系。以目前大多數私募管理公司的投研支持力度,規模大舉擴張后并沒有增強相應的投研實力,原本操作靈活性的基金,業績增長可能會受到拖累。
原因一方面是需要承擔相對龐大的交易費用,另一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樣選擇到好股票進行投資。
對此,私募排排網認為,“以交易型為主的陽光私募基金,一旦規模增大,便很難發揮其快進快出的優勢,這種類型的基金對于規模的控制意識比較強,否則就需要改變其投資策略。”
而價值型操作策略更多的看重企業的投資價值,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而不是通過頻繁交易來獲取價差收益的,因此一旦選中企業,持有周期可能會相對較長。在這種操作策略下,規模對業績的影響就比較小。
此外,介于這兩種類型之間的采取相對比較靈活的操作策略的,其操作手法會受到規模擴張的制約。他們認為,2011 年投資私募的首選應該是“小而美”。去選擇產品數量不超過5 只、管理資產規模不超過5 億元的小公司。
統計顯示,2010 年前20 名中,15 家是“小私募”。前 10 名中,僅有兩家管理的產品超過5 只,分別是尚雅投資16 只,理成資產6 只;2009 年的前20 名,只有兩家投資顧問管理的產品在5 只以上,分別為尚雅投資和淡水泉。
一般都認為,業績表現突出后基金管理規模會快速擴張,兩者存在正相關。但從近兩年、近三年和成立以來回報最多的十只基金看,不少公司管理產品并不多,管理人一直保持緩慢的擴張步伐。
如近兩年中,世通1期、翼虎成長(第一期)、精熙、云程泰瑞天價值成長、先鋒1號、樂晟股票精選和海洋之星1號旗下產品,分別只有4只、1只、2只、2只、3只、1只、11只和2只。近兩年它們的回報都超過100%。
近三年中,重陽1期、樂晟股票精選、精熙、重陽2期、世通1期、混沌1號和鼎鋒成長一期,分別只有5只、11只、2只、5只、4只、3只和8只;成立以來回報居前的基金中景林穩健、億龍中國(億龍長江)、明達和重陽1期目前產品數量分別為2只、2只、3只和5只。
私募排排網根據2009 年和2010 年私募業績記錄,建議關注8 家“小而美”的私募:如聚益投資、瑞天投資、混沌道然、展博投資、精熙投資、銘遠投資、翼虎投資、云程泰。
他們的特點是:“核心投研人員都是股東,團隊穩固;投資理念高度統一,投資風格鮮明;與眾不同,堅持個性;最重業績,控制規模;不愛宣傳,保持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