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同比增長29.5%。其中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06.6億美元,增長32.6%。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我們認為:1. 進口需求旺盛和進口成本上漲是造成一季度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2. 出口價格指數與數量指數表明出口面臨的結構調整壓力加劇;3. 二季度進口減緩,出口繼續回暖。
春節因素導致的進口需求旺盛加上進口成本上升直接導致2月73.1億美元逆差,也是導致一季度總體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從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及數量指數看,進出口貿易呈現價升量減的態勢,價格上漲導致的貿易額上升掩蓋了進出口數量的下降。
對于出口而言,加工貿易出口是我國出口最主要組成。低端勞動力價格的上漲直接增加加工貿易出口行業運營成本,取消出口退稅及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增加了部分出口行業的出口難度。
同時,眾多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行業還面臨進口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高度競爭格局下直接使出口企業利潤受到擠壓。出口企業面臨更大增加資本投入替代低端勞動、提高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壓力。低端業態將面臨淘汰或被整合。
從最新公布的PMI走勢看,今年3月PMI僅比2月回升1.2個百分點,低于2005年~2010年3月份PMI比2月回升3.0個百分點以上的平均值,反映了經濟回穩態勢顯著。
二季度,預計日本災后進入重建,將增加對國內鋼材、水泥等建材產品出口需求。美國經濟繼續復蘇,對美出口有望繼續平穩增長。盡管歐元區提高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并仍受歐元區債務危機下財政緊縮制約,但以德法為首的主要經濟體仍然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同時,歐元匯率持續升值,并有望在短期內繼續受到弱勢美元的支撐維持相對高位,將有利于我國繼續保持對歐元區出口維持平穩增長,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等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將保持繼續增長。
(作者系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