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急于在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的奢侈品相比,De Beers姍姍來遲,但CEO弗朗索瓦·迪拉杰卻有著足夠的自信。
和其他急于在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的奢侈品CEO相比,弗朗索瓦·迪拉杰顯得更加從容自信。除了De Beers鉆石珠寶品牌背后依靠著De beers和LVMH集團雄厚的實力,“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品牌口號早已在中國深入人心。這無疑給2011年5月才在中國北京開的首個De Beers專賣店增添了足夠的吸引力。
Q: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鉆石珠寶市場恢復情況如何?最近鉆石市場價格是在上漲。因為人們意識到作為稀有資源,鉆石具有很好的珍藏價值,特別是頂級鉆石價格要比危機前高。我想2008年的危機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此前人們投資金融產品,股票、證券、保險等,但是現在對其失去了信心,開始投資生活方式產品:藝術品和珠寶。人們希望投資不是一些無形而最后無價值的東西。珠寶比藝術品可能更加持久。有意思的是,5年前我很難說服一個銀行家把珠寶作為他的部分投資,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
Q: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作為一個奢侈品行業的“后來者”,怎樣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傳統上,對鉆石珠寶需求最大的是美國,其次是日本。但如果看增長速度,中國的消費是增長很快的,他們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對西方結婚買鉆戒習俗追隨。我們有三類目標群體:準備結婚的年輕情侶購買結婚戒指;隨著女性經濟實力的提升,女人開始給自己買鉆戒;第三類是珠寶收藏者,他們會購買精致、昂貴的珠寶,自己佩戴或者收藏。
我們在米蘭、巴黎等地的店已經接待了很多中國客人。在中國的工作經驗也告訴我,中國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程度很高,他們在意產品的質量,肯花時間了解,而不是匆忙購買就離開。盡管,我們5月份才正式宣布在中國開店,但這個品牌已經在中國消費者腦海里深入人心了。
關于競爭,有些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的品牌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早并不意味一定就贏,首先是戰略,還有產品和服務的品質。De Beers優勢在于一直專注于珠寶領域,從來沒有銷售過其他類產品。在巴黎競爭非常激烈,所有品牌都在百貨的一層,但是我們很成功。在中國我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因為市場時機已到。
Q:中國市場的時機存在于什么地方?只是大力擴張就可以獲得市場嗎?我在中國旅行,了解了更多的二三線城市,相當一些城市都有機會。我們對中國有很大的雄心,但需要仔細挑選以保證開業的店面、位置都很合適。我認為從北京開始很重要。夏天之后我們就會開第二家店。我決定開店只取決于簡單的兩件事:第一是我們找到合適地址的能力,第二是找到合適的店面經理,精美設計的珠寶、環境,都需要有經驗的人來經營。選店面,我會看“風水”,即判斷氣場好壞。去留意一個城市里百貨商場、酒店大堂,很容易感覺出來。當然我們也有數據,但氣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新光天地,我們相信是一個好地方。有很好詮釋的形象,很便利的交通,還有來自各界的高品質品牌設施。
Q:對于想收藏珠寶的人,你有何建議?和藝術品市場一樣,要買你熱愛的,不要盲從別人。靠你的眼睛去買,而不是你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