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經濟數據不佳的背景下,8月26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在貨幣政策上美聯儲仍有各種政策工具選擇,在必要時候會采取更多的刺激措施。國際市場因此對美聯儲采取進一步貨幣政策刺激(包括第三次量化寬松,簡稱QE3)預期加強,推動資金回流到更高收益和高風險的資產上。主要國際股市最近階段性反彈,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伯南克講話之后的這段時間里,更多的經濟數據顯示歐美經濟處在再次衰退的危險邊緣上。
前兩輪量化寬松的經驗告訴我們,更多的貨幣政策刺激將壓低美國國債等所謂低風險資產收益,逼迫國際資金為尋求更高收益而承擔更多風險。風險資產(如股票、大宗商品等)的價格有可能受此推動而上揚。
然而,上一輪量化寬松對美國經濟推動效果令人失望,許多經濟學家和市場分析人士對QE3或類似政策的效果十分懷疑。在美聯儲去年底出臺大規模國債購買措施之后,美國今年前兩個季度的GDP增速僅為0.4%和1.0%,8月份非農就業今年以來第一次零增長,經濟處在停滯邊緣。在歐洲,歐元區不穩定的債務和金融狀況更難在短期內得以解決。盡管如此,美國經濟日趨疲弱還是使得QE3的可能性在增加。
在QE2推出之后,原油和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幅飆升。中國通脹壓力在今年的前七個月不斷增加。雖然中國物價上漲壓力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但毫無疑問,國際商品價格在去年末的又一輪上漲對中國通脹是火上澆油。
因此,對國內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來說,在中國通脹壓力尚未得到讓人放心的充分緩解之前,如果新一輪海外貨幣刺激推動國際大宗商品重新上揚,將使得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和操作復雜化,同時造成投資者的政策預期再次搖擺,很可能加劇A股市場的動蕩。許多A股投資者對上一輪QE帶來的市場表現仍然記憶猶新。A股在去年10月份一輪周期股帶動下的強勁但短暫的反彈之后,緊接著在通脹擔憂和政策緊縮預期下掉頭向下,一蹶不振。
如果QE3推出的話,國際資金將從低收益的資產類別(如發達國家國債)流向高收益但高風險的資產。這種現象一旦發生,商品價格的反應將會較為敏感,受益較多的會是黃金和農產品價格。瑞銀財富管理的國際研究團隊認為黃金價格在貨幣條件愈加寬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的環境中,未來12個月可能攀升至2200美元一盎司的水平。北美氣候條件導致種植收益下降,對玉米和大豆價格形成支撐,流動性進一步寬松對供需基本面較好的品種能夠形成更多推動。
以上相關的股市板塊和公司股價同樣可能受到QE3的正面影響。除此之外,其他大宗商品(如原油、基礎金屬等)在價格上也可能受到推動。但這些商品在需求上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因此量化寬松對其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弱。有色、煤炭等基礎材料板塊在股市上即使受到正面影響,其幅度和持續度都將有限。
另外一個QE3的可能效果是,國際資金從經濟前景不佳的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流向增長潛力和持#8202;續性相對良好的新興市場。這把我們帶回發達國#8202;家和新興市場是否能“脫鉤”的老命題上來。從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的經驗上看,“脫鉤”只是程度的問題─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如果發達國家經濟再次衰退,周期性的壓力仍然會對新興市場經濟產生強大的沖擊波,新興市場的資本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將受到階段性負面影響。而新興市場增長的優越性將在經受負面沖擊之后才會逐漸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