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面向好、電荒帶動煤價上行和電價上調、估值偏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煤炭股再度出現反彈。
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預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負面影響,4月中旬以來,煤炭股出現一波獲利回吐行情,并連續4周下跌。不過,在基本面向好、電荒帶動煤價上行和電價上調、估值偏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煤炭股再度出現反彈。
從基本面來看,2010年以來煤炭行業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根據中信建投的統計,2010年煤炭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與營業利潤大幅上漲至5192億元與1124.1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4%與30.4%;公司平均毛利率為32.7%,凈利率為15.2%,ROE(凈資產收益率)為21.9%,表現均好于2009年水平。而2011年一季度,該趨勢得到延續,行業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上升40.7%,凈利潤上升18.2%。
基本面向好
對于未來煤炭行業基本面的趨勢,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雖然宏觀面有一些利空因素,但一方面,無論國內煤價的決定因素還是國內供需的基本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對國內煤價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國內緊縮性貨幣政策在預期之內,而且在存款準備金率再度上調后,階段性緊縮預期有所釋放,因此宏觀因素對板塊的影響偏中性。
而高華證券也表示,支撐今年煤市的主要因素———運輸瓶頸、行業整合、高國際煤價沒有發生改變,而且,近期煤炭行業整合的力度和資源稅改革方面也要好于預期。高華證券預計,煤價在5月份將相對平穩,而6月份之后有望繼續走強。
除了基本面向好之外,“電荒”也是近期煤炭板塊走勢重要的催化劑。申銀萬國煤炭行業分析師詹凌燕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局部地區電力裝機不足、電網配套欠缺,以及國內煤炭供應不足、部分地區電廠發電意愿不強是導致今年電力供應緊張的原因。
根據利用小時數測算,江蘇、浙江、重慶為“硬缺電”,這些區域年化利用小時數已超過6000小時,發電機組短缺嚴重,未來兩年解決“電荒”矛盾,只能向安徽、湖北、貴州增加調人、機組小時數進一步走高;江西、湖南為“軟缺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均低于6000小時,缺煤是缺電的主要原因,進一步疏通運煤“中通道”是解決該區域煤電矛盾的根本辦法,疏通前區域內上市公司將充分受益于煤價提高。
而近期電價上調預期的兌現,則進一步加強了煤價上行的預期。恒泰證券認為,此輪上網電價上調將改善五大電力集團,尤其是贛湘黔等地火電廠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火電廠有望積極購煤發電,促進煤炭需求,對動力煤企業帶來正面影響。從全年來看,隨著煤炭下游行業需求企穩,用電量增速回升,全年煤炭需求增速將維持在8%左右,其中動力煤和焦煤需求增速預計將達到8%~10%,并有望超預期。
此外,從估值的角度看,在經歷了前期的調整之后,煤炭股估值已經處于偏低水平。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行業主流公司的平均估值2011年PE在16~17倍左右,而在預期煤價上漲情況下,煤炭股估值至少應為20倍PE。
行業表現
淡季缺電,不免讓人對下半年用電形勢有了更深的擔憂。詹凌燕指出,下半年隨著需求進一步增長,京津冀從山西、內蒙調用電力資源不可避免。屆時若電價可以覆蓋發電現金成本,山西、內蒙兩地煤炭消費量必然增加,從而帶動坑口煤價上行,坑口價上漲依然對沿海動力煤現貨價格形成推升;若電價不能覆蓋現金成本,則兩地外送電意愿不強,河北等工業大省或也將面臨缺電,經濟增長蒙受損失。
相比華北,華東形勢更加嚴峻。只要該區域下半年用電水平環比提升10%,山東、江浙滬將很有可能陷入“無電可調”的窘境——安徽省利用小時水平目前已達到5500小時以上。為此應對危機,山東省政府要求當地電廠北備煤天數不得少于30天,淡季找煤也使得港口淡季不淡。因此,隨著用電、用煤需求進一步增長,煤價上行趨勢還將持續。

詹凌燕認為,未來2年煤炭供不應求趨勢還將延續,而電價機制理順將使這種供求更明確、更完整地反映在煤炭價格體系中。就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數企業都將受益于動力煤價格上漲。
選股邏輯:鑒于現貨和合同比例的差別,現貨比例較高的山煤國際(600546)、恒源煤電(600971)、中國神華(601088)受益短期現貨價上漲較為充分,二季度盈利預測上調空間相對較大。中長期建議投資者關注合同比例較高的中煤能源(601898)、國投新集(601918)、大同煤業(601001)和中國神華。另外考慮到消費地域的差別,恒源煤電、國投新集更靠近華東電荒較為嚴重地區,可以多加留意。
綜合以上因素,推薦恒源煤電(現貨比較高,安徽靠近華東消費地)、中國神華(現貨比例將達50%,電力業務同樣受益電價上漲)、山煤國際(全現貨銷售,2012年注入礦井產能釋放)、國投新集(安徽地區電廠盈利持續向好有利于未來合同煤價順利上調,公司2012年量價齊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