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的日益深化,基層黨組織的作風建設出現了一些與黨的先進性要求不相符合的問題,需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作風建設,特別是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以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為此,基層黨組織要形成正確的思想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學習與工作,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形成良好的學風與工作作風;工作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樹立群眾利益事無小事的觀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員;弘揚;作風建設;傳統;血肉聯系
中圖分類號:D26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4-0027-02
建黨九十年來,黨的事業之所以興旺發達、繁榮昌盛,關鍵是堅持和發揚了黨的優良作風,特別是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本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與求真務實精神,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拼搏奮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把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提高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歷史時期,基層黨組織肩負著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重大責任,把黨的有關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貫徹到基層。因此,基層黨組織必須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使黨的主張成為人民群眾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以便更加廣泛地增進人民群眾對黨的理解、集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促進黨和政府的科學民主決策,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二)增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是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
如今,在部分黨員和干部中存在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命令主義、驕傲自大等不良作風,影響了黨的光輝形象,阻礙了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因此,基層黨組織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就需要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精簡會議,壓縮文件,騰出時間,深入基層,了解民情、體察民意,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增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是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本質要求
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是關系我們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基層黨組織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才能不斷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代表群眾的利益,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因此,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是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本質要求。
二、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增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必須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
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在長期的革命工作中形成的三大法寶,基層黨組織要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就必須繼承和發揚黨的三大優良作風。
一是要發揚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良作風。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我們的實踐是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是黨在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指導下制定和執行的路線、方針、政策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如果離開了群眾的具體實踐,勢必要脫離群眾,所提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就不會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就要犯錯誤。因此,基層黨組織發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系,這是黨的認識上的真理性和實踐上的群眾性的統一。
二是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觀念。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黨就有“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規定,看似事小,卻從根本上劃清了我軍與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展現了我軍人民子弟兵的形象,成為我軍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正如陳毅所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就是“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真諦。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就是要徹底轉變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把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當做黨執政用權的第一信號。當年毛澤東從陜甘寧邊區一個農民發出的一句牢騷話中,反省征糧過多、群眾負擔太重的問題,及時抓了兩件大事:一是開展大生產運動;二是實行精兵簡政,密切了邊區的干群關系、軍民關系,鞏固了抗日根據地。因此,基層黨組織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了解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必須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觀念。
三是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用“天天洗臉”、“天天掃地”、“流水不腐”等比喻來深刻說明共產黨人堅持自我批評的必要性,黨正是在經常的自我批評中,不斷地、及時地糾正錯誤,克服缺點,從而獲得不斷進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保證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一切言論和行動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使黨永遠不脫離群眾。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為實現革命理想而不怕艱難困苦、不怕犧牲、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戰斗精神的表現。因此,基層黨組織只有保持和發揚黨的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增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需要努力改進思想作風、學風和工作作風
當前,基層黨組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一方面,在充分認識到黨的作風建設重要性的同時,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另一方面,還要針對新形勢下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重點,需要努力改進思想作風、學風和工作作風。
(一)基層黨組織需要努力改進思想作風
基層黨組織改進思想作風,一方面需要努力提高理論素質。沒有一定的理論素質,不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就站不高,看不遠,工作中就提不起綱,在復雜的情況下就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也就不可能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另一方面,需要堅決破除教條主義的束縛。不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就會成為陳規陋習的奴隸。特別是當一些積非成是的陳規陋習與社會體制結合在一起,形成強大的思想禁錮時,如果不解放思想,不與時俱進,一切從“本本”和已有的條條框框出發,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就不可能要有所發展與創新。此外,需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當前,基層黨組織在各個領域、各項工作,都面臨著大量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緊密聯系實際去研究,去解決。只有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開拓進取,才能更好地弘揚黨的領導作風的優良傳統,更好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二)基層黨組織需要努力改進學風
基層黨組織改進學風是把領導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首要問題。目前,在一部分黨員干部身上,存在著一些學風不正的問題,有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有借口工作忙、事務多,不學習、不鉆研,實踐脫離理論指導的問題;有應用理論片面化、表面化、簡單化的問題,等等。特別是,發生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的知行不一、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學用兩張皮的問題已成為學風建設最突出的問題。廣大干部、群眾對此十分不滿,深惡痛絕。因此,改進學風就顯得異常緊迫和必要。
基層黨組織改進學風,需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并把這一思想作為統領全局、指導工作的綱領,真正貫徹落實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去,理論聯系實際“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切實解決本地區、本部門存在的實際問題。堅決反對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本本主義傾向。同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勇于探索,大膽實踐,解決好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各種現實問題,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認識,檢驗真理,升華思想,獲得新知。
(三)基層黨組織需要努力改進工作作風
基層黨組織改進工作作風,是把黨的作風建設提高一個新水平的關鍵。改進工作作風,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首先要堅決克服狹隘的名利思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一旦名利思想作怪,就不能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利益,就要做官當老爺,欺壓百姓,作威作福;一旦名利思想作怪,就不能無私無畏,務實求真,必然看領導眼色行事,做表面文章,搞“假、大、空”。其次,要堅持不懈地走群眾路線。基層黨組織要依靠群眾,充分發揚民主,利用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等方式營造氛圍,使講實話、報實情、辦實事、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人得到褒獎,使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擺官架子、以權謀私的人沒有市場。再次,要切實理順體制和機制的關系。本著“精干、高效”的原則,堅決解決機關臃腫、層次過多、機制不活、人浮于事的現象,使領導體制更加順暢,機關更加精干,制度更加完善,為從根本上遏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供體制、機制上的保證。確保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正確貫徹。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弘揚黨的求真務實精神,把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將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切實有效地發揮出來,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黨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是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參考文獻:
[1]李忠杰.辨析如何把黨的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N/OL].人民網.[2001-12-02].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鄭金波.論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和衡量標準.中國黨政干部論壇[J].2002,(10).
[4]黨的作風建設實例講解[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