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民主的角度對憲政進行定義是一種普遍的方式。因為,民主和憲政具有和諧關系。這既體現在二者在理論基礎、制度設計和價值目標上的相同之處,又體現在民主能對實現憲政的目標即限制權力有援助作用。但這種親和性并不能掩蓋民主與憲政潛在的差異。它們二者間甚至還可能存在潛在的沖突關系。因此,民主與憲政處于復雜的關系當中。
關鍵詞:民主;憲政;關系
中圖分類號:D0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4-0039-02
至少存在兩種定義憲政的方式——“民主憲政”和“限權憲政”。國內學者王永祥認為,“把憲政理解或界定為‘憲政就是民主的政治’的提法較為適宜。”[2]法律學者李龍、周葉中對憲政的定義是:“憲政是以憲法為前提,以民主政治為核心,以法治為基石,以保障人權為目的的政治形態或政治過程。”[3]在憲政概念的原發地,即西方世界中關于憲政的典型定義與此有些不同。路易斯·亨金(Louis Henkin)認為憲政意指“成立的政府要受到憲法的制約,而且只能根據其條款來進行統治并受制于其限制”[4],斯科特·戈登認為憲政是用法律限制政府權力。“在所有相繼的用法中,立憲主義都有一個根本的性質:它是對政府的法律制約……真正的立憲主義的本質中最固定和持久的東西仍然與其肇端時幾乎一模一樣,即通過法律限制政府。”我們可以輕松地看出來,國外學者對于憲政的看法多是從“限制政府權力”的角度來定義憲政的:“控制國家或政府權力是憲政一詞較為原初的含義。”[1]115至于在憲政的手段和方法上,三權分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除此橫向的分權之外,地方自治這種縱向分權也是西方憲政的要素之一。憲政的目標則是:“每一個人必須能夠自由地選擇他為之獻身的目的”[5]35。簡單地說,即個人自由。如果我們站在后面這種觀點的角度看,那么“民主憲政”的定義對“限權憲政”這種“原始含義”的改變是很顯然的。存在不同的定義方式說明,“民主憲政”突出了民主與憲政的和諧之處,卻也暗示著掩蓋了民主和憲政之間的一種復雜關系。
一、民主和憲政的相同
民主和憲政的和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相同的理論基礎、共同的制度設計,都能夠促進個人自由。
1.人民主權的理論基礎
人民主權是民主的理論基礎。大體上,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描述民主:間接民主和直接民主。這兩種民主都與人民主權的概念密切相關。民主理論的先驅盧梭通過公意概念將主權與人民連接了起來,從而與民主聯系起來。盧梭說“正如自然賦予每個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體的絕對權力一樣,社會公約也賦予了政治體以支配它的各個成員的絕對權力。正是這種權力,當其受公意所指導時,如上所述,就獲得了主權這個名稱。”[6]41換句話說,如果不體現公意,不接受公益的指導,那么無論何種政治共同體的權力都不能夠稱為主權,從而不具備主權所具備的至高無上的特性。反過來說,如果是主權,則只能歸屬人民全體所有。
如果說盧梭是民主思想的最突出代表,那么洛克就是憲政思想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深受洛克影響的英國憲政模式中,議會具有很大的權力,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議會的后面還有一個“人民”,無論議會的權力有多大,有一些人民擁有的權利始終在約束著惡法不能出臺。人們可以通過撤換立法機構的方式來確認自己的主權。真正的主權者是人民,而不是人民可以更換的議會。換句話說,人民主權也是憲政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一。
2.同一套制度
憲法,議會和地方自治是一套限制政府權力的憲政制度,這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無須贅述(20世紀初梁啟超等一批思想家正是因為提出在中國實行這些制度而被稱為憲政主義者)。這里需要論述的是,它們同時還是一套民主的制度。首先,憲法和民主的關系密切不可分。“人民主權學說主權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核心……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憲法沒有民主的原則,就不能夠被稱作是真正的憲法。”[7]101至于議會,西方早期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們就是以議會為民主的中心環節的。其他與立法權相對應的行政權和司法權是作為輔助性的權力來對待的,這一點不會讓人太過費解,因為行政機關的執行法律,司法機關的裁決法律都是以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為前提。議會一旦確立起來以后,就出現了人民如何通過參與議會立法過程去實現對國家事務進行管理的問題。有兩種主要的制度與此有關。一是選舉制度。另外一種制度是政黨制。議會恰好就為政黨提供了主要的活動場所。除了憲法和議會兩種制度以外,地方自治也是另外一種重要的民主制度形式。
3.民主也能夠促進個人自由
憲政的目的是促進自由,民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自由,這是它們和諧的又一個原因。政治的定義有多樣,其中的一種觀點是將政治看做是差異、矛盾和沖突。正是因為這些差別性才使得政治成為必要和可能。那么,盡可能公正地處理這種差異性,讓每一種差異都能夠得到自由、多元的發言機會,正是民主政治和民主制度所孜孜以求的目標。而只有民主政治才能夠包容持不同觀點的人們。更重要的是,由于社會的差異性,往往會帶來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使得有些人具有權力或者比較大的權力,而另外一些人處于他們的支配和控制之下。民主恰好能夠化解這種由于不平等所帶來的權力差異,以保障被統治者的自由。
二、民主和憲政的區別
1.二者與權力的關系:民主是追求權力,憲政是限制權力
以上我們已經看到了民主和憲政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二者卻絕不是相等的。它們之間的差異也是很明顯的。首先,在它們與權力的關系上,憲政的目的是限制權力,而民主的本質是追求(人民的)權力。羅伯特.達爾明確地說,民主政制或者民主國家就是分享和行使權力的體制[8]103。他認為,正是由于分享和行使權力的不同,才使得民主制度區別于霸權政制。反過來說,民主制度的確立往往是權力的產物。從歷史上來看,“在機構這一層次上,民主化以權力從君主手中轉移到人民會議手中”[9]115為標志。但是,這一轉移卻不是很平靜和順利的發生,往往充滿了激烈的斗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說:“無論是在古希臘還是在過去兩個世紀的政治中,民主不經過斗爭是不可能取得的,而且這斗爭的很大部分一直是一種階級斗爭,即使是像許多希臘人所描繪的那樣,它被簡化為一場占多數的窮人反對少數賦予和出身高貴的人的斗爭”[10]19
2.二者與自由的關系:民主是促進積極自由,而憲政是維持消極自由
當我們引入自由概念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民主的前提是政治參與,目的是積極自由。而憲政卻并不必然要求政治參與,目的在于消極自由。不管是哪種民主,直接民主也好,間接民主,多元民主也好,如果不參與就根本談不上民主。所以民主的最顯著特征就是政治參與。那么積極參與到政治生活當中去,其實就體現了積極自由。民主和自由的結合關系在盧梭那里得到了一種典型的體現:他提倡通過民主,實現自己為自己做主的積極自由。但是在憲政主義者看來,積極自由是不可靠的。比如柏林就認為,盧梭由于對積極自由的強調,容易走向自由的反面—不自由。積極自由之所以反而會變成不自由,主要原因是,人們積極追尋自己主宰自己的理想,但實際上,我們會常常做錯事,常常不能自我主宰。這個時候如果別人強迫我們遵循他的意志,實際上是在強迫我們自由。這種“他人的強迫”就很有可能以專斷的國家法律面貌出現。因此,對于憲政來說,最值得珍視的不是積極自由,而是消極自由。
三、復雜關系:和諧與沖突
民主和憲政的和諧不僅僅體現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的、憲政與民主的相同之處。除此之外,民主在效果上的確可以“幫助憲政”限制權力、達成目標。從歷史上來看,民主可以限制各種可能奴役人民的專斷權力,可以限制君主的專斷權力,可以限制貴族的權力,也可以限制民選政府的權力。因而在“限制政府權力”這一意義上,民主本身的確可以算是一種憲政。但是,民主和憲政的和諧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除了憲政和民主的不同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民主和憲政的沖突。這種沖突源自于:人民權力固然可以限制異化的君主和政府權力,但是從憲政的角度來看,人民權力本身有時候也需要受到限制。因為人們權力也是一種權力,而只要是“權力總是造成腐蝕,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蝕……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移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1154。因此,對于洛克等憲政主義者來說,即使是人民權力及其機構,都可能發生腐化,蛻變成暴政。這恰好是憲政主義者所不樂于看到、并竭力阻止的。因此,“民主與憲政之間潛藏著緊張關系,這突出地表現在憲政要求限制民主的權力。憲政堅持一切權力都不是絕對的、無限的、不管權力掌握在誰的手中,即使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也不例外。”[1]128
參考文獻:
[1]張鳳陽.政治哲學關鍵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永祥.中國現代憲政運動史[M].南京:人民出版社,1996,緒論部分:1-2.
[3]李龍,周葉中.憲法學基本范疇論[J].中國法學,1996,(6).
[4]路易斯·亨金.憲政與權利[J].鄭戈,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96.
[5]阿蘭.s.羅森鮑姆.憲政的哲學之維[M].鄭戈,劉茂林,譯.上海:三聯書店,2001.
[6][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7]周葉中.憲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羅伯特·達爾.現代政治分析[M].王滬寧,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
[9]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華,等,譯.三聯書店,1989.
[10]阿伯拉斯特.民主[M].孫榮飛,等,翻譯[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1]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Complicated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
LI Jun-ke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It is a nature way to define constitution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ocracy since there is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as to the bottom basis and valu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has to be discovered by employing other concept such as freed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ay be contrasting as well as harmony.
Key words: democracy;constitutio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