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為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為新疆新聞出版向國內外展示新疆“開放、自信、和諧、進步”的新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對外宣傳和出版物“走出去”的機會。本文通過分析新疆對外出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新疆;對外出版;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9-0014-02
新疆有著豐富的出版資源,尤其擁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觀,特別是新疆解放50多年社會經濟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切都是外界所希望了解的。2010年5月,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為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這為新疆新聞出版向國內外展示新疆“開放、自信、和諧、進步”的新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對外宣傳和出版物“走出去”的機會。新疆現有13家圖書、音像和電子出版社,每年以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錫伯等6種語言文字生產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對外出版物主要以反映新疆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發展、風俗人情、文學藝術、旅游等圖書為主。
一、新疆對外出版現狀
(一)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發展較快,但版權貿易數量仍然較少
隨著國際交流合作的擴大和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01~2009年中國的版權引進項目總體呈平穩上升趨勢,而輸出項目則在近幾年來大大上升。2007年全國共引進圖書版權10255種,輸出出版物版權2571種,版權引進和輸出的比例約為3.99︰1,處于貿易逆差狀態[1]。
有數據顯示,我國的版權貿易逆差正在逐年縮小。2009年全國引進圖書版權12914種,輸出圖書版權3103種;而2008年的這兩個數字分別為15776種和2440種。2009年,引進版權品種數量是輸出數量的3.3倍。版權貿易引進品種與輸出品種比例降至3.3︰1(2002年為15︰1,2008年為6.5︰1 )[2]。
200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成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特邀成員單位,從而使得新疆生產的對外出版物可以進入“中國對外圖書推廣計劃”推薦目錄和中國圖書對外推廣網站和英文《中國新書》雜志進行對外宣傳推廣。
(二)借助各種宣傳平臺做好出版物“走出去”
出版物“走出去”是國家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戰略部署,為進一步擴大新疆出版物的國際影響力,新疆出版把“走出去”工作與構建新疆大外宣格局結合起來,與生產精品出版物結合起來,與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新疆的一切對外文化交流機會和國內國際書展、博覽會,編輯出版具有新疆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出版物,擴大新疆出版物的對外影響力。
2004年8月18~22日,哈薩克斯坦“新世紀新新疆”文化周在阿拉木圖開展,自治區各出版社參展圖書、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近300種。2004年9月2~6日,在第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在新疆展臺展出了12家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圖書394種、音像制品30種、電子出版界的出版商(社)達成4種版權貿易輸出意向和235種版權貿易輸入意向。
2007年,新疆首次以整體形象參加了三大國際書展,代表團有了專門的展位,并展出了自己的出版物,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到新疆的出版物,也讓新疆的出版物有了“走出去”的平臺。在2008年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新疆12家出版社共認購了10個展位,展出近400種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2011年5月新疆第五次組團參加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參展圖書和音像制品、期刊共120種,內容反映新疆風光、民俗、少數民族文學藝術、新疆歷史、少兒讀物、新疆發展現狀等各個方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礎差、底子薄、水平低,存在很大差距
新聞出版業基礎薄弱、總體實力和競爭力不強,經營管理能力、出版質量和效益有待于提高。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業發展司2010年7月發布的《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指出中西部地區發展基礎普遍薄弱。東部(13個省市)、中部(6個省份)和西部(12個省區)新聞出版業總產出在全國所占比重分別為76.1%、13.6%和10.3%,增加值在全國所占比重分別為75.4%、13.5%和11.2%,資產總額所占比重分別為75.3%、12.8%和11.9%,營業收入所占比重分別為76.2%、13.5%和10.3%[2]。從整體來看,中西部地區新聞出版的經濟規模仍然偏小,實力較弱,仍然需政府的大力扶持。 市場和資源開發意識不強,出版物結構單一。原創精品出版物、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更少。對外出版受資金不足和傳播渠道少的影響,仍然存在許多困難,經常性的傳播渠道還是一個問題。“走出去”出版物還不能接近國際出版物市場的需求,版權貿易數量少。
(二)新疆版權輸出還面臨著許多新問題
主要是資金問題、缺少洽談版權貿易的經驗,缺乏版權貿易人才。翻譯人才隊伍的嚴重匱乏造成翻譯質量上的問題,影響了新疆的對外形象。新疆的出版社的資本規模與內地無法相比,數量少,沒有對外出版傳播人才,都是請外教來看書稿,借助外來力量,翻譯費用、編校費用都很高。國家新聞出版署、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給予新疆出版物“走出去”一定的出版財政補貼,為各出版社“走出去”出版物的順利出版提供了資金支持,但資金還遠遠不夠。2009年的19種出版物是新疆在國外正式出版發行的純外文版圖書,國家采取配套補貼的方式資助,但是由于外請翻譯費、設計費用都較大,而印數又較少,現有補貼明顯不足。
(三)現行出版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落后
出版體制改革步伐緩慢,出版資源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內容生產能力不高。新聞出版單位長期存在規模小、資源分散、結構趨同、競爭力不強的面貌。經營管理及資本運作水平不高。運行機制落后,經營理念陳舊,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管理機制、人事制度、分配機制和經營機制已不能適應新疆跨越式發展的需求,需要深化改革。
三、對 策
(一)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整合新疆出版資源,組建新疆出版集團
建立版權貿易機制,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積極爭取更多的國家新聞出版援疆工作項目,爭取國家、自治區加大對新聞出版事業更大的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改善新疆新聞出版發展條件。新疆對外出版資源豐厚,但目前利用水平不高,需要深入探索建立新形勢下對外出版傳播工作的體制機制和運行管理模式,整合資源,提高新聞出版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成立新疆出版集團,對人才、資金、設備等進行優化配置,形成合力,降低成本,從而增強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以市場為導向,突出特色和優勢,大力開發原創精品,提升出版物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對國際出版市場和國外讀者閱讀消費心理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確定出版物選題,把外國受眾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出版重點,運用符合國外受眾習慣的語言符號和編輯手法出版精品。立足新疆新聞出版的實際,突出特色,依托新疆的文化資源和地域優勢,對獨具特色、豐富多樣的新疆出版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開發。要以真實、權威的內容客觀反映當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使國外受眾樂于接受。出版重點應放在以下方面:積累、傳承和交流民族優秀文化和藝術,歌頌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展示新疆繁榮穩定發展的良好形象。
(三)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依托對外文化經濟交流,擴大新疆出版物的對外影響力
利用新疆與周邊國家語言、習俗、宗教相近的有利條件,依托國家“出版物對外推廣工程”,鼓勵新疆出版走向中亞文化市場,拓展渠道,加強對外宣傳、展示、推廣、銷售工作,輸出我國優秀民文出版物,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宣傳推介新疆;開展版權貿易,擴大版權輸出和對外直接投資,提升新疆出版物的國際影響力。努力使新疆出版物版權貿易逐年增加,擴大版權輸出數量。將對外出版納入新疆文化經濟交流體系。利用與周邊國家的“文化年”活動,利用新疆海外文化交流“文化周”活動,借助國內外出版物展示平臺,利用多種有效對外交流平臺,采取多種形式的輸出結構,保持和發揚新疆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努力提高“走出去”出版物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水準,讓更多的新疆出版物走出國門,宣傳和介紹中華優秀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新疆,為宣傳中國文化,增強新疆對外宣傳中的話語權作出努力,為傳播中華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人才隊伍建設亟待提高和加強
對外出版是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建設一支愛業敬業、外語水平高、精通國際出版、發行規則的人才隊伍就顯得至關重要。為此要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制定長期的對外出版人才戰略,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人才培養、開發、使用和吸引工作,形成梯隊,為新疆對外出版打牢人才基礎。
(五)進一步加強合作,提高國際運作水平
積極尋找最佳輸出和合作途徑,加強國際合作,借助國際知名出版集團和企業的力量,發揮他們在品牌、影響力、資金、發行渠道、發行經驗上的優勢。擴大合作規模,拓展合作領域,在出版項目合作方面,可以進行許多項目由雙方共同設計,共同投入,共同出版發行的方式,共同獲益。在實體建設方面,可在印刷、發行和數字出版、創意等領域,多進行合資合作。在平臺建設方面,共同參與合辦圖書交易會、書展等,成為有影響力的行業展會,推介交流為主要內容的、面向的版權貿易與合作出版項目。
參考文獻:
[1]2009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R].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業發展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