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類金屬材質因其加工方式和材料的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表現效果。文章詳細闡述各類金屬雕塑的設計重點,指出雕塑制作在材質應用和把握上的要點。重點論述在室外景觀雕塑方面的材質配套和應用,以及與周圍環境的結合。
關鍵詞:鑄銅;鑄鐵;鍛銅;鍛不銹鋼
中圖分類號:J3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9-0103-02
一、制作分類
鑒于金屬材質的制作工藝特點,我們可將之區分為鑄造類和鍛造類兩大類。鑄造類指的是以高溫澆鑄成型為主的制作方式,而鍛造類指的是以金屬板鍛造成型為主的制作方式。這兩種制作工藝是目前金屬造型的兩種基本方法,其造型的視覺效果也有基本的一些區別和相同。
二、鑄造類
鑄造類有鑄銅、鑄鐵、鑄錫等等,金屬材質的高溫融解特性,決定了大部分金屬材質都可以采用鑄造的方式。但是應用較多的還是鑄銅以及鑄鐵。銅材質在我國應用歷史悠久,西周時期就有青銅器鑄造的技術。鑄銅非常適合表現表面細節較多的雕塑作品,青銅具有熔點低,硬度高的特點,容易熔化和鑄造成型。青銅器的幾何裝飾紋樣較多也較為復雜,器皿重量和厚度都較大,并且因為其不是純銅,還加入了鉛、鋁等其他金屬材質,呈現出青黑色的效果,經過長時間的氧化,色澤中含有銅氧化的青綠色。這類造型雖然也是幾何造型,但是跟鍛銅的幾何造型視覺效果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其更多的細節紋樣突出了鑄銅能表現更多細節的特點。其紋路有的細如發絲,經過幾千年仍然清晰可辨,足見當時的鑄造技術高超。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了鑄銅這種材質的耐久性和耐腐蝕性。
不僅如此,銅件經氧化后的斑駁銹斑,藍綠色襯出高點磨損的銅色,從色彩角度來看也非常賞心悅目。因此,目前的雕塑主流材質仍然是以鑄銅為主。
但是鑄銅作為一種材質應用,也并非適合所有的雕塑造型,依據這種材質的特點來看,材質的細膩度和延展性好,能夠充分表現細節,適合所有異型形體準確度要求較高的作品。尤其在人物形象的表現中,這種材質占有絕對的優勢。故室外雕塑中大多數表現人物造型的雕塑都由鑄銅材質來制作。但是要制作大型的幾何立體造型,或者抽象造型,鑄銅材質就會體現出其缺陷。
第一,鑄銅的工藝流程導致尺寸過大的作品難以成型。鑄銅的制作工藝為模具澆鑄,大件作品一般分解成小塊鑄造出再焊接成型。這樣的工藝流程決定了過大尺寸的雕塑會造成大的損耗,也不利于雕塑的整體造型,尤其是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造型,其變型的幾率較大。
第二,鑄銅的材質特點也決定了其表現細節的能力較強,而對于幾何抽象整體造型來說,是不需要細節的,要的是表面的平滑和準確,因此鑄銅完成的幾何雕塑在表面效果處理上不如不銹鋼或者鍛銅整體。
第三,大型雕塑一般應用幾何造型和顏色來組合表現的情況下,鑄銅材質的色彩和肌理不適合。不銹鋼材質適合鏡面拋光、烤漆等等加工方式,而鑄銅材質依據其特點一般做表面的銅銹色處理和高點打磨,效果較為古樸,適合體現滄桑感和表面起伏,在平面光潔度上沒有優勢。
因此在制作各類雕塑中,材質是特定的,隨意更換材質會使雕塑產生質的變化。最后,鑄銅也是金屬材質中成本較大的一類,對于銅材質的消耗大,最后產生的重量重。如果制作大件雕塑,從成本預算以及雕塑支撐方面來講也會存在一定問題。
鑄鐵材質在環境雕塑中的應用并不廣泛,鑄錫就更為稀少。因其各自的特點而言,鑄鐵的效果較鑄銅更為粗糙和古樸,在細節上的表現力不如鑄銅,其特有的鑄造方式不能避免的造成材質表面的機理較為粗糙。另外鑄鐵材質的延展性不如鑄銅,在室外放置中較為脆弱,如果鑄得和銅材質厚度一樣,其損壞的幾率要大于銅材質很多。如果鑄得過厚,其重量也相應增加過多,在材料損耗和放置地點承重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鑄鐵材質特有的粗獷效果和鉛色表面,仍較多應用于小件工藝品的鑄造中,其特有的原始質感能夠將原本精致的造型結合處一種如出土文物般的原始效果,因此在工藝品方面應用廣泛。
目前在一些當代藝術品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尤其是要表現其機理特性的藝術品之中,鑄鐵的特點是其他材質無法替代的。其它諸如鑄錫等稀有金屬的鑄造方面,本身研發的也很少,由于室外雕塑的尺寸和表現特點,基本得不到合適的應用。
三、鍛造類
鍛造類有鍛銅和鍛不銹鋼這兩大種類。籠統地說,所有類型的金屬都可以以鍛造或者鑄造的方式來加工,但是針對目前比較常用的,我們還是重點了解鍛銅和鍛不銹鋼這兩種。
鍛銅是以不同厚度和不同種類的銅板,經過敲打錘煉,利用銅材質本身的延展性加工出造型,再焊接成整體,將接縫修整成一體的一種金屬制作方法。這種技術在所有金屬加工領域都很常見。通常制作雕塑的有不同厚度的紫銅板或黃銅板,也有雜銅板。紫銅板的延展性較好,適合制作復雜造型。但是鍛銅與鑄銅有非常大的差異,鍛銅由于其敲打成型的特點,甚至簡單造型可進行機器壓制,其造型的復雜性遠遠不如鑄銅。雖然銅板本身延展性較好,但是也有其極限,一塊銅板的造型起伏無法達到鑄銅的造型起伏,銅板的造型起伏僅限于簡單形體和規則形體。對于異形的造型,鍛銅基本是很難完整展現其效果的。鍛銅的色彩方面較多用紫銅色等暖色調,其造型不論是手工鍛制還是機器鍛制,都具有規則,完整的效果,非常適合裝飾性紋樣的制作。
鍛銅的造型特點就是簡練,規整,裝飾性強。這種特性非常適合裝飾性浮雕的設計和制作。另一方面,鍛銅可將銅板的厚度控制在一個既能制作出需要的圖案,又能滿足承重的最低限的一個水準,從這個角度來說,相比鑄銅要節省材料,其工藝的復雜性也不如鑄銅,對于資源的消耗較少,基本就是鍛制和焊接,打磨拋光幾種,因此造價比鑄銅要低。
制作小型裝飾性浮雕從各個角度來說都很合適。但是銅材質的延展性好就表明其變形系數高,也就是通俗所說的軟,因此對于大型雕塑來說,一方面是通過增加銅板厚度來降低變形的可能,另一方面銅板的厚度增加則不利于鍛制復雜造型,所以在圓雕和造型要求較高的雕塑中,其實用性不如鑄銅。在進行雕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差異,選擇合適的材料來表現其造型。
不銹鋼鍛造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金屬雕塑表現的方式。不銹鋼既有延展性,又較銅有更好的支撐力,不易變形,不易氧化,這些優點造成不銹鋼鍛造廣泛應用于大型城市抽象雕塑的制作。不銹鋼的鍛造方式基本和鍛銅一樣。但不銹鋼材質具有一定彈性,不合適制作復雜的變化,如果要做工藝非常復雜,需要切割焊接,對于雕塑造型的保持不利。所以不銹鋼通常多用于制作大型抽象幾何形體的雕塑。不銹鋼材質的表面機理多樣,色彩豐富,對于塊面結構的表達十分合適。許多國內外的環境雕塑都是選用不銹鋼或碳鋼板著色表現。例如坐落于上海市人民公園的《五卅運動紀念碑》中的主體雕塑,就是以不銹鋼鍛造的材質表現的幾何造型,充滿張力的線條組合成“五卅”兩個字,向上延伸象征著振奮、騰飛、向上。簡潔的造型對應著下方的青銅鑄造工人雕塑,以及三塊花崗巖紀念碑,形成了一座氣勢宏大的城市組雕。而作為主體出現的幾何造型雕塑以其體量感和造型的簡練大氣,成為整件作品的核心。
四、結 語
各類金屬材質的不同,適應著各類雕塑的設計和制作。在其中除了考慮雕塑本身與材質的配合,也同樣要考慮到雕塑與環境的配合。有些環境適合用大型抽象雕塑,而另外一些環境可能會更適合小品型雕塑,這都是雕塑設計需要考慮的重點。但是金屬材質總的來說,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外環境使用的雕塑材質。
綜上所述,各類金屬材質因其加工方式和材料的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表現效果,所以再設計制作各類雕塑的過程中,對材料有一定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并充分理解雕塑本身與環境的關系,能將材料和設計結合的恰到好處的作品,必然是一件表達充分的雕塑作品。在我們設計制作雕塑的過程中應把握這一要點。
參考文獻:
[1]鄒文.公共藝術概論[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3.
[2]朱國榮.城市的眼睛-世界景觀雕塑漫談第一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3]譚勛.雕塑綜合材料教學第一版[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
[4]李宏,蘇娜,周淼.材質構成課題研究第一版[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
[5]孫璐.直接金屬雕塑第一版[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6]劉驥林.環境雕塑第一版[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7]陳泰佐.中國城市雕塑掠影第一版[M].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