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和露天煤業連續6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均超過30%,可謂中小板高成長的領頭羊。除此之外,還有4家公司最近5年成長性保持在25%以上,7家公司最近4年的成長性保持在30%以上。
成長性是資本市場的試金石。中小板的蘇寧電器每年保持著30%左右的高成長,上市至今股價成長了33倍。還有哪些公司具有大牛股潛力?
中小板自2004年開板至今,已經走過7年的歷史,目前的盈利水平整體好于火極一時的創業板。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可以很好的體現一家公司的成長水平,讓我們以時間為橫軸,以兩項指標為縱軸.來好好的“拷打”一下中小板吧。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中小板共有上市公司592家,平均市盈率5335倍.平均市凈率5.82倍。《投資與理財》雜志依據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毛利率兩項重要指標篩選后發現,有569家公司提供了最近4年的財務數據,437家提供了最近5年的財務數據。
最為惹人眼球的是,自2005年以來的6年中,洋河股份、露天煤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30%以上,可謂中小板高成長的領頭羊。同時,廣電運通、世聯地產、信立泰和洋河股份的銷售毛利率均保持在40%以上,科華生物、雙鷺藥業的銷售毛利率分別保持在5096以上和60%以上。


13只中小板個股成長性“耐力十足”。除了洋河股份和露天煤業之外,還有4家公司最近5年成長性保持在25%以上,分別是海康威視、齊翔騰達、海普瑞、廣電運通。7家公司最近4年的成長性保持在30%以上,分別是雷柏科技、森馬服飾、萬昌科技、新聯電子、金新農、輝隆股份、豪邁科技。
2006年至2010年的5年財務數據顯示,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20%以上增長的中小板公司有21家,其中醫藥生物和零售業各4家,計算機設備、機械設備和房地產開發行業各2家。
2007年至2010年的4年財務數據顯示,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20%以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有53家,其中機械設備行業14家、醫藥生物7家、零售業5家、計算機設備4家。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25%以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有27家,其中機械設備7家,化工行業4家。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30%以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有8家。
分析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從行業分布看,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設備行業以及零售業的高成長公司較多,行業盈利能力較強。從銷售毛利率指標看,醫藥生物類公司更具優勢,而且增長平穩。
從估值看,保持高增長的中小板公司,市盈率整體低于板塊平均水平,市凈率則高于板塊平均水平,而且盈利能力越強,市凈率越高。這說明高增長公司股價水平較低,資產價值較高,更受市場追捧。
面對當前跌跌不休的股市,市場人士仍保持著應有的謹慎。成長性是投資者考察一家公司的黃金指標,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時機。讓我們共同關注這些高成長個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