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世紀80年代的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也就是目前所謂的“80后”一代的生育高峰的到來,各種相應的服務資源開始日益緊張。月嫂難找、幼兒園難上都已是各個城市的普遍性問題。也正因此,眾多投資者和投資機構紛紛看好如今的嬰幼兒市場。
福州市場尚處“初級階段”
據了解,國內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了一波迅速擴張期。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Gymboree)、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據著當前早教市場的大部分。而在各城市的地方早教品牌、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建立。如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開設的早教機構都超過了200家。而不少知名風投也將早教視為繼幼兒園之后的投資熱點,爭先恐后地涌入中國早教市場。
成立12年在全國擁有400多家直營或加盟的東方愛嬰,于2007、2009年分別斬獲華威國際和祥峰投資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而另一家本土機構紅黃藍則于2008年9月收獲來自美國HAgerty公司首輪戰略投資,目前也已建成近200家親子園和幼兒園。在中國擁有40多家早教中心的天才寶貝母公司睿稚集團,則接受了來自德同資本、華威國際、智基創投輪番注資,融資總額達1500萬美元,并初步計劃于2011年上市。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福州早教業算是較早發展的城市,福州早教業興起于2002年東方愛嬰早期教育學校、萬嬰跟蹤親子園等全國性早教機構在福州開設分校。此后,金寶貝、天才寶貝、紅黃藍等國內外知名的早教機構也都先后入駐福州。但是,與其他一些同時期興起早教的城市相比,福州的早教市場卻是明顯滯后。
據福州東方愛嬰的校長王明琦介紹,當年福州分校是與鄭州、沈陽等分校差不多同一時期建立的,但如今,鄭州與沈陽的這兩家分校負責人早已打開市場,在本市甚至在省內陸續開設了數家分校,河南、遼寧兩省的東方愛嬰分校總數更是達到20多家。而福州的這家分校迄今未能再拓展出第2家,目前福建整個市場也只有3家東方愛嬰。
其實,沒能獲得發展的并非只有東方愛嬰。筆者了解到,福州絕大多數的早教機構開業至今也都是守著老飯碗沒能打開新的市場。
早教的投資模式
資金比較雄厚且具備科研實力的投資者,在開辦早教機構時,大多會在本店運營良好的時候,開始考慮招收加盟連鎖店。因為,對于運營一家早教機構來說,最大的投入有四個部分:場地、人力、科研和品牌推廣。假設100多個課程就需要100多個課程方案,而且需時時更新,如果品質上嚴格控制,自己編寫的話,科研投入相當龐大:東方愛嬰用的是現成的美國“PAT”(父母做孩子的老師)教案,每年仍需投入200萬元的科研費用;紅黃藍在北京的專家團隊一個月就是幾萬開支。推廣費用也是非常龐大的,在中心城市吸納一名新會員平均需投入100元廣告費。因此,一家正規的早教機構可能需要上百萬甚至千萬才能運作起來,如果沒有足夠的分店規模做支撐,根本無法承受。
這就使得所有頗具規模的品牌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招收加盟商的方式,一方面迅速擴張,占領更多市場,另一方面將科研、管理體系建立和品牌推廣的費用最大范圍地分攤,促使品牌價值最大化。
同時,這也給中小投資者帶來了進入早教市場的另一條近便的通路——加盟。筆者從一些早教機構的客服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國內主要品牌的加盟門檻都比較低。通常在北京、上海等一類城市開設一家加盟早教機構,不計產地租金,至少需要投入40~50萬元;而在福州這樣的城市,開設一家近200平方米的加盟早教機構,不計租金成本,從開業到維持一年的運營,則最低需要30萬元的投入。如果這個早教機構在投入后能馬上進入滿負荷運轉的理想狀態,則年利潤可以達到60萬元。當然,這是一個很樂觀的估計,在開張第一年,建立市場吸引顧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該行業內的平均盈利水平大約在20%左右。
某教育投資機構的負責人馬志表示,早教行業的盈利與多數教育機構的盈利關鍵點大體相似,主要還是:招收更多的學員以減少場地和人員的空置率,因此,服務制勝和薄利多銷的原則應該很適合這個行業。
投資者需注意“三重門”
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早教市場,除了關心成本、利潤等問題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同樣需要關注。
首先要注意的是政策風險。迄今為止,國內教育或其他部門還未明確對早教的行業歸屬做出劃分。筆者從福州市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我國的早教市場剛剛啟動,社會上大多數的早教機構都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的,而不是在教育局登記注冊的。對于我們而言,是沒有權力對他們的教學內容進行監督的。”的確,目前大多數早教機構都辦理的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研究開發及幼教信息咨詢”的營業執照,有的甚至隨便辦個其它業務相近的執照了事。而將早教納入現行教育體制當中勢在必行,據悉,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開始著手制定早教行業的管理方案,政府的介入必將帶來這個行業的新一輪洗牌。
其次,早期教育市場距離成熟有多遠還是個未知數。馬志表示,早教市場的成熟并不取決于目標人群總量到底有多少,而是人們對早期教育市場在觀念上的接受程度。教育市場本來就具有成長緩慢的特征,要讓一個家庭接受認可一種教育模式,需要時間來證明,所以,打算進入早教領域的投資者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最后,則是需要擔心同業“挖墻腳”。據了解,福州的早教機構有扎堆情節。許多后開設的早教機構,都喜歡開在已經開設的早教機構周圍。目前,福州有7成以上的早教機構都開設在東街口周邊一帶。而這些早教機構喜歡扎堆的原因,王明琦認為,除了因為在商業區容易吸引家長,交通便利方便送小孩上學外。更重要的是,新開的早教機構往往喜歡到更早開設的早教機構門前挖現成的客戶。她表示:“這個市場切蛋糕的人多,可是做蛋糕的人太少了。”這也許正是福州早教市場一直未能發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