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廣滬到東南沿海,從江南水鄉到西南旅游重鎮,人們開始經營院落,用這種新的方式體驗自然,融入文化,創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院落經濟”。
到了首都,愛北京文化的人到肯定會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從前的四合院,緬懷一下摸不到的老時光。但是,在胡同里逛的人,可能會無意間發現那么幾間小酒吧,或者咖啡館,開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走進卻是庭院深深,既有現代的雅致,又或是彌漫著往日情懷。那一時間,你是否會充滿欣喜呢?
這樣的角落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線。從京廣滬到東南沿海,從江南水鄉到西南旅游重鎮,人們開始經營院落,用這種新的方式體驗自然,融入文化,創造一種新的積經濟模式一一“院落經濟”。
大城市里的小情趣
劉芳供職于北京的一家媒體,閑時常有朋友相聚,對北京的休閑娛樂場所頗為熟悉。當記者問起院落改建的這類休閑場所時,她立馬說出不少:
“新街口附近有個蘭亭玉樹,安定門附近有個得著小館,北新橋附近的祖母的廚房……”
劉芳所說的蘭亭玉樹就在新街口北大街的一個四合院里。在大眾點評網上可以看到食友們對它的評價,環境幽靜、風味獨特是它留給食友們最深刻的印象。“蘭庭是一家百年的老院子,里面的磚瓦依稀還能看到歲月的痕跡,經店家的改造變得很有文化氣息,既有老四合院的厚重,又平添了些江南的風韻,細節非常值得玩味。”一位名叫“你喜歡薩岡嗎”的食友說。
另一位名叫“wjeans”的食友這么評價蘭亭玉樹:“環境挺好。從外面看毫不起眼,進得門來,里面居然是一個蔥綠恬靜的小院子,冬天時節顯得尤為難得。院里綠樹紅花,鳥籠魚池,幾座沙發,幾本閑書,全然沒有炊煙的味道,讓人疑惑這里能有什么可吃的東西。”看到這樣的評論,蘭亭玉樹的風格我們大體也了然于心了。
其實這樣的店在北京為數不少。“現在雍和宮那邊有個五道營胡同,一整條都是咖啡館和餐館,南鑼鼓巷也是。不過有院子的還是相對少一些,有些店是臨街的平房改建的。”劉芳說。在日漸稀少的胡同里,這些院落成為了城市美麗的點綴。
就像北京有“胡同文化”一樣,上海也有自己的“弄堂文化”,上海的“院落經濟”就扎根在這些老弄堂里。上海有個著名的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在淮海中路南側、黃陂南路和馬當路之間,總面積3萬平方米。新天地以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筑為基礎,將上海傳統的石庫門里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筑結合起來。在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酒吧餐廳,也有一些藝術品商店、琉璃工房,還有國際奢侈品牌的專賣店。
不過上海的文藝分子們還知道一個地方,叫“田子坊”。“新天地屬于高端的商業地產開發,田子坊,我感覺跟北京的南鑼鼓巷神似。”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姚逸林說。因為玩攝影,他有時候會到田子坊去拍照。
田子坊也是由老式石庫門改造的建筑群,但是比新天地多了幾分生活的氣息。“小弄堂,木頭樓梯,晾在窗外的內衣褲和樓下人頭攢動的小店相映成趣。”網友因為這份親切而激動不已。酒吧、咖啡館、小吃店、藝術中心,還有各種各樣的創意集市,“緊湊而溫馨”。為什么要去這樣的地方?因為狹小的里弄穿越了整個世紀,而顯露著別樣的“喧囂”。
旅游城市多了一道風景線
生活在廈門的人是幸福的,不僅因為這里干凈的空氣、溫暖濕潤的海風,還因為這里許多漂亮的老建筑和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現在來到廈門的人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一種直接的方式來感受到建筑的魅力和氛圍。
在鼓浪嶼上,有許多家庭旅館可與賓館相媲美。老式仿歐建筑,其中有許多是小別墅,被改建成了家庭旅館。帶著花園的庭院總是給人驚喜,事實上,記者的朋友就曾經在其中辦過小型的婚禮。朋友們坐在院子里,看著站在拱門下的新人,給予祝福和喝彩,想必是許多第一次來到鼓浪嶼的人的美好記憶。
廈門有一家著名的黑糖咖啡館。老黑糖之所以有名,除了有才華有個性的老板,豐富的文化活動,醉人的咖啡香,還有就是那棟老房子。據說老黑糖所在的那幢老洋樓,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有番客(華僑)背景的人蓋的。這幢洋樓最好的結構就是那個院子,不僅可以擺座椅還可以栽花栽草,弄得家庭味濃濃,吸引了不少人前往。現在老黑糖搬走了,舊日時光更讓老顧客們緬懷神往。類似的還有華新路32HOW咖啡館、黑馬咖啡、水岸咖啡,都是漂亮的小洋樓和舒適的庭院,適宜喝咖啡時放松的心情。
這種風情不僅出現在東南沿海。資深驢友原智勇2009年夏天去敦煌旅游,住在月泉山莊。這個四合院式的家庭旅館,開在敦煌的鳴沙山景區邊。“半夜里可以翻鐵絲網進去露營,或者爬到高高的沙山上看星星。去的季節正好李子熟了,山莊李園里的李子可以隨便摘。院子里有邊景區的照片,四合院的屋檐也很有特色,貌似還有燕子之類的鳥兒唧唧啾啾。”原智勇說。
其實,愛旅游的人都知道,在麗江,在蘇杭,在烏鎮,在成都……在這些眾所周知的旅游城市里,這些院落改建的各式休閑娛樂場所已經以一種親切的形象,以富有文化、親近自然的方式,成為城市的另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