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主角,這些主角會對應著不同的指數基金產品。
指數基金近年來的快速擴容,帶給投資者更多的投資選擇,但標的指數明顯的業績分化也讓投資者面臨選擇難題。
以今年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可比的89只指數基金中,業績位居榜首的富國天鼎今年虧損10.45%,而業績排名末位的華夏中小板ETF虧損幅度達到26.3%,二者收益率相差15.85個百分點。在業內人士看來,指數基金業績的明顯分化,對于指數基金投資理念的推廣利大于弊,對行業的發展也將有較為明顯的正面刺激作用。
在上一輪牛市中,指數基金因戰勝大多數主動型基金而名聲大噪,指數投資理念也漸漸為投資者所認同。在許多投資者眼里,投資方法簡單、易行是指數基金最大的優點,其長期投資背景下業績領先的特性則提供了安全保障。
不過,隨著基金業深掘指數投資的浪潮來襲,指數基金的品種快速增加,不同指數基金的差異化也愈發明顯,這使得“簡單”選擇指數基金變得困難起來。記者根據WIND數據進行的統計顯示,截至上月28日,包括正在發行的產品(含ETF和ETF聯接),已有149只指數基金可供投資者選擇。其中,以A股為投資對象的指數基金超過130只,分別追蹤54個指數投資標的。
在這54個指數投資標的中,不僅有投資者熟悉的滬深300、上證50等傳統大盤指數,還有眾多投資者頗為陌生的新指數,如周期非周期、小康產業、上證龍頭等。顯然,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深入了解這54個指數投資標的,并從中找到最合適的投資品種,并非易事。這也意味著,伴隨著指數基金業績的日益分化,指數基金的投資已經變得不再“簡單”。
業內人士認為,指數基金品種的快速擴容,雖然會讓投資者遭遇投資困惑,但對于行業的發展利大于弊。一方面,從近年來指數基金的發展方向看,新開發的指數基金不僅滿足了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偏好,使得指數基金投資面變寬;另一方面,這也讓投資者意識到,指數投資也存在超越傳統大盤指數收益率的可能,從而刺激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指數投資大軍中來。
面對品種日趨豐富和復雜的指數基金,投資者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投資對象呢?
一位指數基金經理認為,指數基金品種豐富后,進行指數投資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獲得滿意的收益率。具體而言,投資者選擇指數基金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根據市場環境明確投資方向;其次,從現有產品中選擇跟蹤誤差較低者;最后,在滿足前述條件的產品中,選擇費率較低者。
“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主角,這些主角會對應著不同的指數基金產品,因此,如果你能明確判斷市場熱點和趨勢,就可以明確自己在這個階段需要投資的指數基金產品。在此之后,需要密切關注其歷史跟蹤誤差的表現,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你的投資收益。”該基金經理說,“至于費率,除了日常管理費率外,申贖費率的高低和具體條款,也值得投資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