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多加留心,及時關注手頭股票有關增發等方面的信息,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近期行情回暖,決定增發的上市公司又比往常多了起來。老股民大都有這樣的體會,操作“增發股”同樣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
那么,參與股票“增發”的投資者事先需作哪些準備呢?一般來說,主要的準備工作有以下三項:首先是熟悉增發方案,了解可配數量;第二是根據增發價格,備足所需資金;最后是根據所需資金,確定籌資方案。普通投資者的籌資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往賬戶注入新的資金,還有一種是通過賣出原持有的股票獲得所需資金。采取后一種方式籌資時,一般選擇已經獲利、股價出現滯漲、持倉比例較重的股票。賣出后,既可待增發買賣結束、獲利目的達到后,將原賣出的股份低吸回來,也可另行選擇其它股票進行買入操作。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通過后一種方式籌資時,須防止待賣股票因召開股東大會等原因而出現停牌,導致想賣賣不了。萬一遇到待賣股停牌這種情況,也可采取補救措施,提前將股票賣出,也可改賣其它股票籌資??偟脑瓌t是要留有余地,適當多備些資金,防止因資金不足導致增發不成。
在做好上述操作準備的基礎上,投資者還要通過對“增發”的靜態成本、動態目標等情況,分析計算出盈利空間,并據此確定是否參與股票增發。
第一步,測算靜態成本。靜態成本一般包括增發價和交易費。增發價是指增發公告公布的價格,交易費則包括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等在內的所有成本類費用。
第二步,估算動態目標。參與增發前,投資者必須明確參與的目的——通過增發價買入并以高于靜態成本價賣出,進而獲得投資收益。因此,能否確保增發股份上市后高于靜態成本,成了能否獲利以及獲利多少的關鍵。而影響動態目標價高低的因素,大致有大盤指數、板塊熱點以及增發股走勢等三個方面。假如發現指數趨勢向上、增發股符合市場熱點、上升通道保持完好,一般來講,這種增發股上市后出現漲升的概率就比較大,動態目標價高于靜態成本價的可能性較大,可參與增發。反之,若增發股上市后能否上漲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較難確定增發后動態目標價是否會高于靜態成本價,參與增發的風險就較大,則應審慎決定是否參與增發。
第三步,確定套利方式。一般情況下,參與增發之后的套利方式有三種:首先是登記日套利,投資者可在登記日之前(包括登記日)以高于動態目標價的價格,借用“底倉”(賬戶內已持有的股份)賣出可申購股數,這是最為穩妥的套利方式;其次是上市日套利。多數投資者套利增發股的時機會選在增發股份上市日,與登記日套利相比,上市日套利機會大,但不確定因素也隨之增加,因而風險也大;還有一種是隨機套利。當事先難以確定何時、采取什么方式套利時,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確定。譬如,在增發公告發布日、登記日出現較大套利機會時果斷了結,也可在預計增發股日后將出現更大機會時選擇日后套利。當然,也有投資者干脆選擇戰略性投資策略,將參與增發獲得的股份長線持有。
參與股票增發實際上是一門藝術,能否成功參與股票增發,往往取決于投資者的綜合功底。一般情況下,要求做到足額參與,但大比例優先增發的股票除外;同時,盡量做到尾市申購,以防出現變數。盡管登記日增發股的收盤價已定,但在增發期間大盤和相關板塊卻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此外,還要抓住機會。有些上市公司增發前毫無征兆,投資者缺乏思想準備,此時要及時反應、迅速決斷。對頭天發布公告、翌日進行登記,且申購日只有一天的增發股,同樣不能錯失參與增發的良機。因此,平時多加留心,及時關注手頭股票有關增發等方面的信息,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