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3G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方式、業務、平臺及安全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3G;移動電子商務方式;移動電子商務平臺;移動電子商務安全
中國移動通信歷經三次技術上質的飛躍。屬于模擬通信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1G),只能提供傳輸質量不高的話音業務。采用數字調制技術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2G)——GSM,CDMA,即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加入可以支持低速數據業務的技術。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全稱是3rd Generation,概括來說,指將無線通信與因特網等多媒體通信相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能夠提供圖像、聲音、視頻流等數據形式的高質量處理,還可以提供包括終端網頁瀏覽、在線電話會議、移動電子商務等多種移動信息服務。筆者基于當下的3G技術,從不同維度探討3G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影響,以有助于后續研究分析和構建基于3G的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系統及盈利模式。
一、影響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方式
據筆者分析,3G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方式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短信息。“短信為王”,短信或彩信是目前實現移動電子商務普遍形式,成本費用、移動設備和網絡的要求相對較低。此類業務在1G,2G網絡中已經存在,基于3G,高效實用的信息傳遞方式SMS/MMS應用更廣泛。
2.WAP。WAP手機上網,打破時空和設備限制。基于3G高系統運行速度支持,用戶可隨時隨地訂購,提高了手機購物的效率,激發了消費者用手機購物的興趣和熱情。
3.RFID。RFID(無線射頻技術)是商家給消費者提供的更智能安全的服務,客戶在購買產品時,無需使用現金或信用卡,只需在特定的付款機前晃動含有RFID感應器的移動電話或鑰匙圈即可完成支付。基于3G,此種技術和應用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應用范圍。
二、影響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業務
移動電子商務的業務包括手機銀行、移動支付、手機報名和查分、移動購物機等等,這些業務在目前的1G、2G網絡也能完成;只是基于3G,這些業務完成得更加的安全、高效,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北京郵電大學無線新技術研究所研究院通過研究,總結出我國未來3G業務體系模型,該模型如表1所示:
表1未來3G業務體系模型
三、3G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業務平臺的影響
這里主要描述基于常見商務模式B2C 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思想,包括接入或定位模塊、內容服務模塊和微支付模塊。
1.接入或定位模塊。提供用戶使用手機等無線終端接入平臺的功能。基于電信運營商掌握的用戶終端的位置信息,鎖定用戶所處的方位和周圍環境。特定時期,通過3G中的智能天線,利用信號到達角重新定位終端用戶位置,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2.內容服務模塊。包括即時服務和定制服務。即時服務包括在線游戲、現場競猜、下載、實時購物等,移動電子商務借助定位功能準確獲取用戶位置,判斷滿足服務的即時信息;定制服務包括分類的新聞、廣告、市場信息等,用戶立足于平臺提供的分類業務導航定制相應業務并為此付費。
3.微支付模塊。移動支付模塊的流程比較復雜:用戶申請移動支付功能、用戶終端與交易點的流程、用戶移動支付流程和賬務流程。基于3G,微支付能保證流程的順利實現。
四、3G 對移動電子商務安全的影響
1.用戶的認證機制。移動電子商務用戶通過3G網絡移動支付交易時,嚴格的手機和網絡之間會相互認證。用戶開戶時留下的手機號(實際是SIM卡)作為用戶的無線印鑒認證,是目前移動電子商務時代真正有效,安全而可控的認證模式。
2.信息流的加密機制和控制信息的一致性認證。通過秘密對稱的一次性口令來加密信息,口令所產生算法和加密算法的安全程度決定了保密的程度。
3.端到端信息流的安全技術。通過IPSEC以及SSL等技術,可實現手機上的移動商務應用與電子商務應用平臺之間的信息安全交互。通過IPSEC 隧道并經DES和3DES的加密在手機和應用平臺之間進行傳輸高層交互的信息流,再采用SSL技術保證移動電子商務應用安全。
4.用戶完整性信息保護。信息摘要是經過服務器和客戶端程序計算過的信息的哈希值。如果內容傳輸過程完整性遭改變,哈希算法產生不同的摘要值于接收端。摘要值不匹配時,接受者知道信息的完整性已遭破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3G為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帶來實質發展和長足進步,基于3G的移動電子商務系統框架,更是在技術標準環境和政策法規雙重作用環境下形成,筆者將在后續研究中加以分析和構建。
參考文獻
[1]李方偉,蹇潔.移動通信系統認證協議與密碼技術.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F.Robins.The marketing of 3G.Marketing Intelligence 21.2003(6):370~378
[3]唐曉晟,黃朝明.3G終端技術與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4]馮源源,靳俊喜.3G技術下我國移動商務的發展策略.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5(12):122~123
[5]Willimn Grawford.Jonathan Kaplan.J2EE Design Patterns.0'Reilly Media.Inc.2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2011年度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C5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