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對于保護以及保護選擇性的要求,分析了低壓保護電器的型號選擇以及整定,分析了現(xiàn)在配電低壓線路設計中所存在的一些較為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指出了解決的辦法并對簡單且經(jīng)濟的有選擇性的斷路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配電低壓線路;選擇性;斷路器
一、保護電器的規(guī)格型號選擇以及參數(shù)整定
為了確保選擇性保護電器上級和下級之間正常運行、應該選擇以下的型號規(guī)格:(1)熔斷器的選擇:熔斷器選擇達到國標GB13539.1的型號規(guī)格,因其反時限動作特點可以更好地確保上級和下級間存在選擇性動作;(2)上級采用的選擇性斷路器應該自帶短延時電磁脫扣器裝置,只需適當整定短延時脫扣器的延長時間以及額定電流,便能夠確保它的選擇性。
二、目前配電設計存在的缺陷
(1)目前絕大部分設計不科學之處是選擇了高等級非選擇型斷路器,一旦末端出現(xiàn)比較高的事故電流時,容易造成一級或者多級斷路器非選擇性斷電,這是亟待攻克的難題。(2)濫用選擇型斷路器,就連那些電流非常低(比如只有幾十或者上百安)的線路,也采用了昂貴的選擇型斷路器。(3)采用了參數(shù)整定錯誤的選擇型斷路器,比如上級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額定電流過低,比下級斷路器之瞬時過電流脫扣器額定的電流還低,或者上級瞬時過電流脫扣器額定電流過低,都容易損壞選擇性動作。
三、解決辦法
1.電流偏高的饋線首端應該采用選擇性斷路器,其整定的具體要求有兩條:(1)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電流Iset2應該大于或等于下級最高的斷路器的瞬時或者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電流的1.2倍到1.3倍,其延時時間最好大于或等于0.3秒到0.4秒。(2)瞬時過電流脫扣器的電流最好高一點。
2.中間級保護電器最好選擇運行安全、安全切斷故障電流能力強、選擇性較好以及維修便利的熔斷器,上級與下級的熔體電流的比值應該大于或等于其過電流選擇比值,應該為1.6。
3.末端回路的保護電器并無選擇性的具體規(guī)定,能夠選用非選擇型斷路器或者熔斷器,但必須符合出現(xiàn)接地故障后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之內斷開電路的條件。
4.研發(fā)新型斷路器新,具備選擇性特性,以期能夠實現(xiàn)以下要求:(1)對常規(guī)斷路器的瞬時過電流脫扣器實施改進,將瞬時脫扣更改為具備毫秒級的延時特點,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宜具備兩級選擇性延時,上級與下級脫扣器的額定電流的比值宜小于或等于1.6,絕不能達到2。(2)斷路器殼架的額定電流允許在63安到400安之間,分斷能力在15安到30000安上下,能夠符合普通配電線路的絕大部分要求。(3)盡量實現(xiàn)質量好價格低,有利于工業(yè)生產(chǎn)以及普遍應用,要是能夠實現(xiàn)其售價僅為同樣容量非選擇型斷路器的售價的1.5倍到2倍上下,電氣設計工程師以及和使用者是能夠接受的。
5.保護配電低壓線路的配合方式。(1)上級和下級都是熔斷器的選擇性配合。熔斷器間的選擇性在GB13539.1-2002(國家標準)中有具體要求,換句話說,產(chǎn)品自身得到保障。標準中要求額定電流大于或等于16安的串聯(lián)熔斷體的過電流選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6就能夠符合選擇性要求。(2)上級使用熔斷器,下級使用非選擇型斷路器的選擇性配合。因為熔斷器的反時限特點以及斷路器的長延時脫扣器的反時限特點能夠很好的配合,在整定電流值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具備優(yōu)良的選擇性動作,要求是熔斷體的額定電流Ir比斷路器長延時脫扣器的整定電流過載比配合比值應該應高于3。一旦事故電流高于斷路器的瞬時脫扣器整定電流Izd3(一般整定是hdl的6倍到10倍),就會出現(xiàn)下級瞬時脫扣,但上級熔斷器并不熔斷。(3)上級是非選擇性斷路器,下級是熔斷器的選擇性配合。如果事故電流高于非選擇型斷路器的Izd3,就會出現(xiàn)上級斷路器瞬時脫扣,所以,僅在事故電流低于Izd3的時候,下級熔斷器才會先行熔斷,具備部分選擇性,總體而言并無選擇性,該方式不足取。(4)上級是選擇性斷路器,下級是熔斷器的選擇性配合。因為上級斷路器具備短延時作用,通常能夠完成選擇性動作,但前提是整定無誤,不但短延時脫扣整定電流Izd2以及延時時間應該適宜,而且應該準確整定hd3。確立該技術參數(shù)的具體要求是:一是熔斷器Ir不能過高;二是斷路器Izd2值不能過低,在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Ida大于1.3Izd2的基礎上應該整定高些;三是短延時時間宜整定久一點,比如0.4秒到0.8秒;四是Izd3在符合動作靈敏度要求下盡可能整定高一點,免得損壞選擇性;五是一旦短延時脫扣器的延時小于或等于0.5秒,斷路器Izd2最好大于或等于下級熔斷器Ir的12倍。
參考文獻
[1]張維杰.低壓配電線路保護的選擇[J].科技信息.2010(30)
[2]任元會.低壓配電線路保護的幾個問題[J].建筑電氣.2006(2)
[3]倪必輝.低壓接地保護及配電線路保護設計探討[J].福建電力與電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