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監理規范、旁站監理管理辦法已頒布多年,旁站監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旁站監理”存在誤解,尤其是處于業主方面的管理人員的誤解,使得監理的工作無法開展,同時削弱了施工單位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為此,對“旁站監理”誤解的幾個方面分析。從而提出了正確認識和實施“旁站監理”的想法。
【關鍵詞】旁站監理;監理旁站
監理規范對“旁站監理”的內容解釋是:“在關鍵部位或關鍵工序施工過程中,由監理人員在現場進行的監督活動”。“旁站監理”是一種監督,這種監督是監理的監督,是施工主體質量運行體系之外的監督,其主要目的是監督施工主體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轉是否正常,并非是施工過程中質量保證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是屬于監理方法的范疇,是監理的一種手段,在整個監理工作中,“旁站監理”并不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但從上述實際事例的情況看,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業主都對旁站監理寄予很高的期望值,這使得監理人員非常的勞累,辛苦,但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監理效果。
一、對旁站監理的誤解
分析一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首要原因就是概念的模糊。將旁站監理與施工方的質量控制混為一談,沒有理解監理的監督是施工主體質量體系之外的監督,監理的這種監督主要是監督施工方的質量保證體系是否運轉正常,在現場進行監督便于更及時地發現問題,這種監督并非完全基于對工程實體的察看,而是建立在整個過程之上。比如,在“旁站監理”時,即使在工程的實體上沒有出現明顯的質量缺陷,但發現了施工單位的質檢員脫崗,就要進行干預。若在工程的實體上又發現了質量缺陷,那就更不能只做到“及時糾正”便完事,更要追查其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罰。因為監理的監督就是業主的監督。其次是監理的工作還沒有被全社會所理解,沒有認識到“旁站監理”是獨立的第三方,是接受業主的委托而開展的對一個主體的監督活動。不了解監理所從事的是一種管理工作,所采用的是科學的方法。所以就片面地理解為“加強旁站監理”就是在施工現場看緊盯牢施工操作過程。
二、誤解“旁站監理”的后果
僅僅靠旁站監理人員在施工現場看緊盯牢施工人員的操作過程是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不能把古代的監工與現在的“旁站監理”概念相混淆,因古代監工能控制工程的質量,那是由于監工相對于施工人員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監工的指揮棒很靈。而現在的“旁站監理”相對于施工人員是沒有任何權利的,即使發現了問題要予以糾正,還要通過施工方的管理人員。若是發現了重大問題需要暫停施工,也要通過總監,并請示業主同意(除非情況緊急),反應的速度是很緩慢的。因此也不能借鑒古代的方法來管理今天的工程。應該按照科學的管理方法來開展工作,而不能簡單化地操作。從管理學的原理看,管理好工程質量的方法是搞好質量的控制,使工程質量在控制的范圍內。做為監理,這種控制的重點是預控,是防止問題的發生,是控制施工主體的正常運轉。需要在現場看緊盯牢的是“施工的主體”,強調的是施工方自身的機制。監理的監督是第三方的監督。但在現階段,在一味強調旁站監理的情況下,施工方自身的質保體系倒發生了弱化,即其自身減少了質量控制人員,施工方質量人員不旁站,不落實內部“三檢制”,施工現場出現了監理取代施工方旁站的怪現象,把發現問題的重任壓在了監理的肩上,這就完全背離了加強旁站監理的初衷,也大大地削弱了旁站監理的效果,因此對現階段的旁站監理要進行重新認識。
三、正確認識和實施旁站監理
首先旁站監理只是監理方法之一,應該根據工作的需要制定旁站點。旁站監理并不是包攬整個工程質量目標、所有工序一律地都要采取旁站監理,盯著現場一刻也不離開。監理應當根據監理的效果來采取相應的方法,可以是旁站監理,也可以是巡視、還可以是平行檢查。重點在于檢查施工方自身的機制運轉是否正常。監理提供的是一種管理服務,應該擺脫傳統的簡單化模式,按照科學管理的方法進行服務。監理在質量管理方面,首先要核查的是施工方的質量保證體系,主要是人員,機械,材料,方法和環境等方面,以及施工方自身的控制方法和手段,而后才是監理的監督。監理的監督是代表業主的監督,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時刻盯在現場,只是在施工方的保證體系出現異常的情況下,監理要在現場處理相關的問題。監理作為代表業主的監督,發現了問題不能夠簡單處理了事,施工方應該接受一定的處罰。工程質量的責任主體是施工承包單位,而不是監理。絕不能夠將監理的監督,視為增加的一道保障,這個概念絕對不能弄混淆。從開始強調旁站監理,演變到今天出現的監理旁站,而施工方不旁站的怪現象將不利于監理的質量控制,不利于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糾偏的方法就是通過輿論宣傳,明確監理工作的職責和方法,使全民都能進一步了解監理,認識監理,理解監理工作的理論和方法,逐步讓監理自主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