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形勢下,信訪呈現總量上升、問題錯綜復雜等多種現象,本文主要對當前信訪形勢進行了描述,并對這些現象中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從樹立宗旨意識,暢通信訪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方法。
【關鍵詞】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現象及對策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層次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大量矛盾逐漸顯現出來,并出現許多新情況。一是信訪總量呈上升趨勢。僅就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廠而言,2009年信訪總量比2008年上升15.3%,2010年比2009年上升17.4%。二是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相對集中。主要為福利待遇、離退休干部職工的養老保障和合同糾紛等問題。三是越級上訪、重復上訪、集體上訪相對增多。四是信訪主體多元化,除職工外,基層干部的信訪數量有所增加,僅2009年就出現了兩起干部集體上訪案件。五是突發性案件有所增加,許多案件發生前沒有特別明顯的跡象。情況表明,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信訪領域呈現出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
一、國有企業信訪領域的一些規律性特征
1.信訪數量的增加與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緊密相連。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必然在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上觸及人們的利益,打破舊的平衡,引起利益的變化。在新舊體制轉換,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的情況下,矛盾、摩擦、沖突多,職工信訪活動相對活躍,企業改革的深化與信訪活動頻繁這一“共振”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
2.信訪數量與企業效益高低之間的關系為此消彼長,基數逐步上升。一般來講,企業最困難、形勢最嚴峻的時期,也是職工群眾思想最活躍、熱點、難點問題最多的時候,比較典型的是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信訪量逐漸減少,但不可忽視的是總體基數呈上升趨勢。如××廠從2002年至2010年,經濟效益、人均工資收入呈一個較大的正弦型,信訪數量一直隨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反方向上下起伏,呈現出一個波浪狀,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數逐漸提高。
3.信訪數量與信息渠道是否暢通有密切的關系。職工信訪數量增多的癥結主要對國家政策、企業規定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由于政務不公開、信息不暢通,上訪人員或者對國家政策、企業規定的認識模糊,或者與相關方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缺乏必要的溝通渠道,久而久之矛盾加劇,由量變上升到質變,形成不穩定因素。
4.信訪關系愈加復雜,與工會、勞資等部門關系縱橫交錯,范圍逐步擴大延伸。從近幾年信訪案件看,隨著職工對信訪部門的了解,信訪部門知名度提高,信訪案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解釋國家政策,更多的涉及到了經營管理、合同糾紛、職工收入等方面。如2010年,××廠××車間××班組30多個職工上訪,要求提高職工收入;私人承包矸石外運等,后續處理不力,引發糾紛和矛盾,都通過信訪部門進行協調,這充分說明信訪的威信在逐步提高,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作用日益加大。
5.職工信訪問題的核心表現為利益問題。職工信訪問題的核心表現為利益問題,其中利益的核心又主要是上訪人員自身的物質利益。改革開放前,國企在分配上實行的是平均主義,物質利益矛盾不明顯;改革開放以后,打破了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激發了各種利益主體的競爭力,整個企業的關注點愈來愈集中在經濟上,物質利益矛盾隨之突出。僅××廠而言,1997年以來所有信訪案件中100%是為了個人利益,并主要是為了個人物質利益而上訪。信訪問題處理的好壞與干部工作作風密不可分。從客觀上講,當前信訪量增加是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是,大量事實表明,哪個企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比較好,干部作風正,協調處理問題能力強,哪個企業就安居樂業。相反,哪個企業干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群眾觀念淡薄,沒有把職工的利益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哪個企業就職工意見大,信訪苗頭大。
綜上所述,信訪行為最終都會歸結到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而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就是平衡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穩定、雙方都能夠接受的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作為國家政策解疑釋惑的工具,群眾反饋信息的體溫計,信訪部門的職能已經超出了原有的界限。當前,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的核心問題是解決職工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目的是保持企業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解決企業信訪領域的問題
1.要變職工上訪為干部下訪,變坐診為出診,真心誠意地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針對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人民內部矛盾日益復雜和信訪主體多元化這一現實,各級領導要經常深入一線全面了解不同階層、不同類別職工的情緒、愿望和要求。特別是要深入到矛盾大、困難多、群眾反映強烈、干群關系緊張的地方,調查研究,吃透情況,分析原因,從群眾最關心、最盼望的事情入手,努力為職工排憂解難,這既是關心職工,密切聯系職工的需要,也是從源頭解決好信訪問題的需要。
2.要與經濟利益掛鉤,認真抓好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的落實。當前信訪活動頻繁,信訪數量增多,有其客觀原因,但主要與領導干部在信訪工作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有關??朔@些不良風氣關鍵是與經濟利益掛鉤,通過經濟杠桿提高領導的重視程度。通過嚴格落實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堅持和完善黨政領導公開掛牌接待群眾上訪、包案處理重大信訪問題等制度,及時處理群眾的來信來訪。同時,對信訪工作失職、瀆職或處理問題不當而釀成重大群體事件的,不僅要嚴肅追究領導責任,還要從經濟上予以重罰。
3.提高信訪工作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信訪部門作用。信訪工作人員的品德修養、自身素質和處事方式,對于信訪部門能否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減少上訪數量,化解矛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信訪干部群眾觀念淡薄,處理事情簡單粗暴,對職工反映的問題敷衍塞責,久拖不辦,就會導致積怨加深,誤會增多,影響變壞。如果一個干部體貼群眾,關注民情,積極疏通信息渠道,就完全能夠妥善解決各種問題,避免矛盾升級,維護社會穩定。信訪部門是專門為職工說話、講理、表達心愿、訴求幫助而設立的窗口,是發揚民主、體察民情、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只有把這個窗口打開了,渠道暢通了,職工群眾有理有處說,有苦有處訴,有難有處求,才真正發揮出了信訪部門應有的作用。
4.認真制訂政策,正確對待來訪,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內部矛盾。新形勢下的內部矛盾雖然數量增多,情況復雜,但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屬于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非對抗性矛盾。解決此類矛盾的關鍵在于正確把握職工對改革措施承受能力的限度,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便在制訂各項政策措施時,充分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可能給職工帶來的影響,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矛盾。
5.堅持完善不穩定因素排查和領導包案制度,努力提高信訪工作實效。領導包案制和不穩定因素排查工作制度,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的一大特色。面對新形勢一定要有超前意識,在預防、控制上狠下功夫。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處理,一手抓預防。必須定期和不定期排查不穩定因素,排查要細之又細,不留死角。對排查出來的不穩定因素,分級劃類,實行領導包案。要明確各級責任,堅決防止責任不清,任務不明、推委扯皮現象發生。
6.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妥善解決各類信訪問題。信訪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群眾辦實事。因此,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就要按照進一步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信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上來。要認真辦理好上訪案件,熱情接待每一位上訪群眾,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交辦、轉辦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要把解決實際問題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凡是能夠解決的,要及時妥善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的做好思想疏導和解釋工作,取得群眾的理解。如果每個企業領導、每一位信訪工作人員都能夠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體民意,查民情,想民所想,干民所愿,轉變作風,認真實施上述方案,那么絕大多數信訪案件就可以完全在本企業內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