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極其嚴峻,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對于大學生就業老說還不夠,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地研究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就業指導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就業工作人員配備不足,在很多時候,學生工作老師只能忙于應付日常瑣事,騰不出時間和精力開展就業指導工作;(2)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嚴重滯后,最多只是給畢業班學生舉辦一兩個講座,窮于應付,不能提供貼近市場實際的高水平指導;(3)就業指導的對象有很大局限,僅僅是在應屆畢業生中臨陣磨槍,不能從學生一入校就對其未來的職業進行謀劃,做到未雨綢纓;(4)就業指導內容過于膚淺,只是講講就業形勢和應聘技巧。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十多十少”,即講成功的多,講失敗的少;講擇業的多,講敬業的少;商業性指導多,教育性指導少;講面試過關支招的多,進行求職排憂解惑的少;講如何找到滿意工作的多,講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怎么辦的少;信息提供的多,觀念教育的少;在大四進行臨時抱佛腳式的擇業指導多,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就業指導少;泛泛而談的訓導多,能夠進行個性化、人性化的指導少:滿足于“管理——指導——服務”的多,進行“服務——指導——管理”轉變的少;每年重復性農貿市場式的招聘會多,深入研討有創新的就業指導少。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應試教育導致應試指導。當前的就業指導工作,過多地強調了解燃眉之急,大多是現場傳送技巧,忽視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供需關系和經濟規律所起的作用,未能從求職的走向和市場規律對就業深刻影響方面,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就業指導必須打破應試教育的模式定勢,把重點放在指導大學生基本素質綜合能力和擇業心態上,關注就業的質量和合理的就業結構上。(2)忽視了高校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誤以為學校只管人才培養而不該管學生就業,“就業是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事情”,在這種模糊認識的作用下,有相當一部分院系領導、教師,對畢業生如何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就業與學科專業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等閑視之。(3)片面強調市場導向忽視自身責任和義務。部分就業指導教師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強調市場導向,就不需要學校管那么多了”。國家政府的重要思想、要求和原則,在就業指導工作上是最能體現也必須充分體現出來的。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雖已初步建立,但在就業市場發育的過程中,高校在其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規范市場和優化人才資源的先決條件。處理好人才培養和為社會服務的關系,引導好大學生就業流向和自主創業的關系,推動就業工作從行政管理向市場服務的轉變。
三、開展好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對策
(1)提升工作理念,促進大學生全面成才。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高校就業指導和教育不應該面臨就業壓力而有所偏移和動搖,其最終目標是使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使大學社意識到在學好專業的同時,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要樹立幫助學生全面成才的觀念,將個人的理想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鼓勵大學生立足根本,全面成才。(2)進行課程“前移”,建立就業實踐基地。適應用人單位要求特別是市場變化,在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直接的雙贏的就業實踐基地,進行必要的“課程前移”,一方面,結合實際,分別于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用人單位建立基地關系。通過用人單位參與課程開發,調整高校學科和專業結構,推進高校面向社會辦學,提高學校適應市場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分期分批地組織大學生到用人單位開展就業實踐活動,由用人單位提供具體崗位和工作要求,經雙向選擇后到用人單位直接上崗工作。通過這種基地“聯姻”,使“未出校門先上崗”的大學生體驗到找工作的酸甜苦辣,既積累了經驗,又客觀準確地為自己定位,縮短了走向社會的磨合期。同時,讓大學生知道自己的知識能力與社會差距,及時調整和補充。這種實踐體驗型的就業指導課能使在校大學生預演一次擇業和就業,為日后真正的擇業、就業夯實基礎,并能發揮以點帶面的就業指導作用。(3)及時起步,趕在需要之前進行就業指導。為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不取決于對畢業生進行臨時抱佛腳式的就業指導,也不在于諸如求職應聘技巧等臨陣磨槍,而是憑在學校期間甚至整個讀書期間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積累。對此,一是要做到“三全”:全程指導、全員指導、全面指導。二是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有側重、循序漸進地開展指導。三是注重個性化指導。個性化指導,既包括對學生個體進行指導,也包括專題性的指導。(4)優化人員結構,加強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培養。大學生就業指導既是一項神圣的事業,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充分體現高校的教育職能,不能等同于普通的職業介紹所,需要就業指導人員具備較強專門知識、能力和素質,需要形成人員素質全面、市場意識強、并對市場非常了解的團隊。為此,要通過穩定政策規定,具備條件環境,機構人員到位,充實就業指導隊伍;與國際接軌,建立培養就業指導咨詢師認證制度等切實措施,培養就業指導隊伍不斷提高和完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