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法收貸早已提到農信社的議事日程,大會小會上也講了不少,但在現實中農信社在發揮法律威懾力,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方面卻步履維艱,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筆者結合基層農信社的具體實踐,談談農信社在依法收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依法收貸;合法權益;法律意識
一、農村信用社依法收貸存在的問題
1.農村信用社和法院雙方缺少聯系與溝通。一方面是農村信用社的經辦人員與法院的溝通工作不夠主動,致使一些案件本來在法院的調解下已經達成了和解協議,或裁定或判決,但是對被告是否履行還款或抵債義務,履行是否到位,被告是否轉移財產等情況,沒有及時收集,及時向法院匯報,法院沒有及時掌握被告履行的情況,致使很多被告對法律文書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履行不到位或不履行,造成很多裁定或判決落空。另一方面,法院在執行案件的過程中,有很多案件也沒有及時跟蹤被告的履行情況,也沒有向基層社反饋執行情況,致使雙方都不了解被告的履行情況;甚至有的是基層社提出了異議,法院也沒有及時答復,致使一些案件一拖再拖。由于雙方缺少有效的溝通,造成了雙方的誤解,導致結案速度慢,結案效益低。
2.基層信用社辦案人員責任心不強,法律知識貧乏。基層信用社辦案人員學習法律知識機會少,又不善于學習,法律知識貧乏。而且工作中責任心不夠強,總是認為交了案件訴訟費、執行費,有什么事情都由法院來解決,依賴思想嚴重。法院不派人來時,基層信用社的辦案人員就無法按法定的辦案程序去操作。比如,申請執行這個問題,是企業單位的案件要在半年內申請強制執行,個人的案件要規定的年限內申請強制執行,這些基本知識基層信用社很多辦案人員都不太懂,造成很多案件過了執行期限,致使很多判決成了一紙空文。從調查的情況看,有的基層信用社很多案件只申請財產訴訟保全,但沒有及時申請強制執行,致使很多案件過了執行期限,造成損失。
3.對被告執行不力。一方面是被告的財產資不抵債;另一方面是法院執行不力,比如某信用社就有未執行的案件12件、標的共32萬元。這些未執行或執行不到位的案件,該社都提供有被告的財產或工資收入情況,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長時間都未執行或執行不到位,這說明有的法官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時不負責任,沒有很好地發揮法律監督的作用,不但執行不到位,而且拖延了時間,給被告轉移或變賣財產創造了機會,致使原告不僅造成重大損失,而且使法律的判決成了一紙空文,極大地助長了逃債賴債的社會歪風,造成社會信用環境惡化,給農村信用社仍至整個金融系統追收不良貸款造成惡劣的影響。
4.辦案經費多,結案時間長,見效低。農村信用社每次辦案的經費動輒幾千元、幾萬元,所交的經費較多,在執行過程中還要開支相當的費用,而且很多鄉鎮距離法院及法庭路程遠,所花時間及來回費用較大。但是收效甚微,結案的時間長,收回的貸款很少,有的甚至是得不償失。如有兩個社的案件大部分都是裁定、調解,因兩社辦案人員缺乏法律知識,沒有及時申請執行,過了強制執行期限,致使法律文書成了一紙空文,白白浪費了這些費用。由于辦案經費多,立案以后執行不到位,結案時間長,見效低,不僅貸款收不回來,而且還因為官司而傷了感情,因此,基層信用社不愿意到法院打官司,除非不得已才打官司,依法收貸的意識越來越淡薄。
二、解決辦法
1.農村信用社和法院雙方要加強交流和溝通。一是建議法院專門成立農村信用社案件執行專案組。以解決當前農村信用社案件多、執行力量薄弱、執行效果差的問題,縣信用聯社要主動加強與專案組的領導及專案人員的聯系,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案件分析會,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信用社辦案人員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雙方的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共同努力,提高辦案效率。二是案件判決以后,作為原告的基層信用社和經辦人員要主動與法院的領導及辦案法官加強溝通,互通信息,共同監督被告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共同研究解決。
2.加大案件執行力度,提高執行效率。一是法院對各法庭受理的信用社案件集中進行清理,凡是符合法律規定可以執行的,要組織力量,集中時間和精力,統一執行,提高執行效率,以解決當前農村信用社已申請執行的案件多、執行難、結案時間長、結案率低的問題;二是法院原來負責信用社案件執行的要把案件交接清楚,盡快把舊案移給現在的專案組執行;三是法院要把現有的農村信用社專案組的人員保持相對的穩定,確保工作的連續性,提高辦案效率;四是農村信用社要指定專人負責依法收貸工作,抓住重點,對有財產或工資收入的欠款大戶和在社會上影響較壞的拖債賴債戶,要堅決依法起訴收回貸款,以維護法律的尊嚴;五是農村信用社要主動加強與法院的配合,積極提供被告的財產和收入證據及被告的住址等情況,使法院有針對性地開展執行工作。
3.健全農村信用社法規隊伍,加強法律知識培訓。一是上級主管部門和縣信用聯社要成立法規室,配備專業的法律人才。要在社會上公開招聘法律專業人才,或向社會公開招聘法律顧問,充實到農村信用社主管部門和縣信用聯社去,用專業人才成立法規室,為基層提供法律援助,以解決當前官司多、違規多,法律專業人才缺乏,打官司難的問題,提高辦案水平。二是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培訓。為了適應法治社會的發展,上級主管部門要注重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領導、法規人員、信貸人員、資產保全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提高依法經營的水平。特別是收集好各地成功或教訓深刻的案例,編輯成書,對各級農村信用社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盡快提高依法經營的意識和法律知識,以解決當前基層農村信用社依法經營意識淡薄,法律知識貧乏,依法收貸難的問題。
4.法院要健全內控約束機制,加強對法官的制約監督,提高辦案效率。一是法院要制訂好從案件的受理到結案的辦案程序每一個環節的約束機制。每一個環節要設立限時完成辦案程序的約束制度,約束法官在規定的工作日內完成辦案任務,以增強法官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二是法院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重點是要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和執行約束機制。監督約束機制主要是對判決書或調解書已經生效的案件要建立責任法官監督制度。判決書代表法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法官有責任代表法律監督原告、被告雙方履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責任法官要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監督被告是否履行法律的判決,并及時與原告溝通信息共同監督被告的執行情況,如果被告不執行,要及時通知原告申請強制執行,如果法官放棄監督或監督不到位的,造成原告受損害的,要追究責任法官的責任。執行約束機制主要是責任法官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法律賦予的強制執行義務。強制執行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是法律賦予法官的權力。法院要健全強制執行的約束機制,約束法官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案件的執行,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給被告轉移了財產,造成原告損失的,要追究責任法官的法律責任。三是法院要加強服務意識,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法律指導。法院要加強對法官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法官的職業素質,成為知法、執法、普法的帶頭者。積極為信用社提供法律幫助,特別是在辦理貸款、存款業務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另外要加強對信用社辦理案件的指導,主要是在舉證方面多加指導。
參考文獻
[1]信用社如何規范依法收貸工作.金融寫作之家.2008
[2]雷永根.農村信用社依法收貸工作的風險防范.中華合作時報.2008
[3]李鈞.農村信用社依法收貸遇到的問題及建議.廣西金融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