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是現代各民主法治國家不可或缺的兩個基本要素。司法獨立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司法公正。媒體監督具有促進司法獨立、司法公開和司法公正的價值,但同時媒體與司法之間也存在著沖突。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司法獨立 媒體監督 沖突 平衡
一、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的含義
(一)司法獨立的含義
司法獨立也稱審判獨立,它是現代法制的基本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的干涉?!?作為一項憲法原則,它確認司法權的專屬性和獨立性,是現代法治的基石;作為一項審判原則,它確保法院審判權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的審判過程和審判結果受到來自其他政府部門和外界力量的干涉和影響。
司法獨立是法治國家的要求又是實現司法公正的保障,是現代法治國家所普遍承認和確立的基本法律準則??梢姡痉í毩⒃瓌t旨在通過對權力的限制以達到司法公正的目的。
(二)媒體監督的含義
輿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民眾思想意識匯集的表現,而媒體作為輿論力量的領導者有極強的號召力,在西方國家,媒體監督被稱為繼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之后的“第四種力量”。
媒體監督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開放性與廣泛性,為我國的監督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進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敗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媒體監督是一把雙刃劍,缺乏制約或運用不當便可能對司法公正造成負面的影響,從另一側面妨礙或破壞司法公正。可見,媒體監督的重要性。
二、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的沖突
(一)媒體的不當監督會影響司法獨立
媒體不當監督時有發生,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司法獨立?,F實生活中,媒體對司法審判的報道有時不夠客觀,追求搶先效果,容易造成“媒體審判”,干擾了司法獨立,對司法形成干預,站上挑戰司法獨立的岸邊。這種方式的干預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媒體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司法機關。司法機關及其成員在某些情況下要迎合媒體,尤其是媒體將某一案件披露之后,在對司法人員進行關于案件的采訪時,媒體已營造了一定的傾向性氛圍,司法人員面對記者提出的具有傾向性的問題,即使想基于客觀事實和法律談自己的看法,但考慮到許多因素,他可能順應記者的意向,在不偏離法律太遠的情況下回答提問。
第二,媒體通過影響社會公眾間接影響司法機關。媒體是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其影響大,受眾之多是眾所周知的。案件經過媒體的渲染和報道后,老百姓容易被感染,這種情緒反過來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對司法機關及其人員判案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使得司法機關的裁判要考慮到大眾。
第三,媒體通過影響某些國家機關,給司法機關及其人員施加壓力,由這些機關采取一些措施來直接或間接改變司法行為。媒體通過大量報道,擴大輿論影響的壓力,以引起行政機關及其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在這種情形下,有關領導的指示會有特定的意思,司法機關往往會依照領導的意思去辦理案件。
(二)法院對媒體監督的排斥
目前,我國司法機關與媒體的相互配合和支持是很薄弱的,司法機關害怕媒體監督,對媒體的監督,有些法院或法官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對媒體的報道評論進行限制。
比如有些法官對媒體監督存在排斥心理,司法機關害怕媒體的“不實報道”或“不利報道”,因此對媒體監督司法工作規定很嚴格,對新聞報道的范圍和深度進行嚴格限制,影響了媒體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有的法官對一些特殊案件,因害怕新聞報道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壓力,往往以各種理由拒絕媒體介入,使媒體無法獲得相關新聞材料并形成報道,無法行使監督職能;有的不能正確認識媒體監督的作用,還是把媒體監督定性在正面報道司法工作的層面上,忽略了媒體對司法工作的“監督者”身份等等。這些使得媒體監督司法的功能得不到實現,影響了媒體監督作用的發揮。
三、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的平衡
媒體監督對司法而言有利有弊,要使二者形成有效地制衡,才能共同發展。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二者給彼此帶來的消極影響,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在合理制衡的狀態下協調發展,共同推進社會正義。因此建立健全的協調機制,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媒體在宣傳報道審判過程及事實時,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做事原則。只有實事求是的報道和宣傳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公眾,使公眾理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真實的反應民眾心聲,讓民眾不在情緒控制下向司法審判施加壓力。
第二,應加快媒介法的制定,保障媒體新聞自由的同時,也要對媒體行為的正當性做出適當的限制。用法律手段進一步加強對媒體監督自由的保障,對媒體活動規則的制定,保證媒體監督在一個法治的、健康的環境下進行;對試圖利用媒體宣傳攻擊司法審判的行為予以制裁,保障司法審判不受外界輿論干擾。正如司法系統已出臺相關執業紀律及職業道德一樣,媒界也需有行業規則。
第三,加強法院的自身建設。法院要提高自身的解決糾紛的能力,擺脫行政以及地方的各種干預,切實為人民群眾解決糾紛,提高司法權威,使人民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人民法院有足夠的能力保護人民,能夠為人民大眾伸張正義。
第四,建立司法信息公開制度,構建新聞與司法相互溝通,對話的常規渠道。與其堵不如疏,公開、透明,才能使公眾有理由相信司法的公正,真正樹立司法的權威和法律的尊嚴。司法應主動公開信息,接受媒體的報道和監督。
最后,必須提高法官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法官素質較低,業務水平有限,司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紕漏,所以,要確保司法公正,必須提高法官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勇.論媒體監督與司法獨立的沖突與制衡[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 (5)
[2]都玉霞.論司法公正與新聞自由的良性互動[J].政法論叢,2005,(3)
[3]劉燕玲.淺評媒體監督與司法獨立的關系[J]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第6卷
[4]周立英.傳媒問責與司法獨立[J] .行政與法,2007
[5]許新芝.羅朋.李清霞.輿論監督研究[M] .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