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構建中職德育教育新模式.是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創新學校德育觀念,選擇德育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中職德育的實效。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學 就業導向 創新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德育教學觀念創新
中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為此德育課必須了解社會的需求,結合學生的現狀進行。,這樣德育教育才有針對性。
1.樹立中職德育教學的人本觀。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不是升學教育,應樹立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的理念。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就業為導向,造就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職教育的基本目標。
2.樹立中職德育教學的實踐觀。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實效,就必須順利實現兩個轉化:即把教師所傳授的品德規范信息內化為學生的品德信念,又將學生的品德信念外化為具體的品德行為。若要順利實現道德的內化和外化,就必須促進學生的道德體驗。實踐是道德體驗的場所及主體性生成的基礎,同時是道德體驗深化、發展的動力。
3.樹立中職德育教學開放觀。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育是一種開放的教育,這就要求中職德育教學也應是開放的,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從縱向來看,中職德育培養的目標不只是好學生,更應該是好員工、好公民,我們應以開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隨著社會進步、社會物質條件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因此,學生德育教學內容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地得到調整、充實和提高。從橫向來看,中職教育中不同的專業其德育內容也有不同的要求。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中職德育以就業為導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企業需求對德育內容進行選擇、充實、調整。要求所有德育教育內容必須能融入和貫穿于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之中,確保德育內容的實效性和穿透力,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現在中職德育課的授課內容已經變化 。新版的德育課內容已經改革,德育課授課內容要以國家頒布的大綱為依據,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生活、哲學與人生等內容的教育。除此外,在課堂中還要增加心理教育、時事教育、職業實踐教育、愛國愛校愛家教育、預防毒品教育、環境教育、廉潔教育、安全教育等。要充分掌握德育教學內容,實施德育教學效果。從培養學生職業道德重要性角度出發,應以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來全面創新德育教學工作,優化、創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體系,將職業道德養成納入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實現職業道德教育目標。德育課教學要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德育的核心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是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內力所在,也是企業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內容.是中職學校培養人才的競爭優勢之所在。首先,要加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團結協作、遵規守紀、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基本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掌握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并依據不同職業崗位的要求,分專業進行特殊職業道德訓練,提高職業道德培養的針對性,如要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思想,培養營銷專業學生“誠實守信、不欺詐”的思想,培養會計專業學生“一絲不茍、謹慎穩妥”的態度,等等。同時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職學生必須加強心理素質教育、抗挫折教育,從而增強適應能力與就業能力。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德育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的創新
1、教學手段的創新。實現德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于多媒體和互聯網的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優勢,營造德育氛圍。要辦好德育網站,占領網絡陣地。要注重教育手段的藝術化和技巧化,在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前提下,以德育信息的質和量方面的強大優勢,在思想領域形成巨大的精神導向力量。在這種狀況下,德育課教學如果依然固守“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既無法用理論吸引學生的思想,也無法用信息調動學生的眼球,結果自然是教師教得沒勁,學生學得乏味。為此德育課教學模式就必須與時俱進,將傳統的書本教材轉變為由聲音、圖象、文本等構成的動態教材,直接用生動、形象、直觀的形象刺激學生的大腦,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也更加貼近中職生思維跳躍性大、感性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從而因勢利導,在“抬頭率”提升的同時,真正使教學內容達到 “入行動”的效果。
2、評價方法的創新。過去,在評價學生學習質量時,往往簡單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績以及學生平時的出勤情況為依據,這種評價不能客觀地評價學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創新評價方式,就應當改變過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實施多元的評價方式,即把教師評價、班級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把成績評定和個人品行表現相結合,更加注重學生課內、課外學習和活動的參與情況以及綜合學習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
德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根據社會的需求,結合學生的現狀,以就業為導向,創新德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創新德育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改變課堂結構,改變教學模式,將自己變成教學資源的開發者而不是傳遞者,通過德育課程的教學,引起學生思想共鳴和行為的轉變,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德育新模式,最充分地落實德育教學實效,達到德育教學與學生教育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