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義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社會的價值追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正義劃分為個人正義和城邦正義兩部分,把個人靈魂結構和城邦階層結構的同構性連接起來。本文主要探討柏拉圖的正義觀內容及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國家正義 個人正義 現實意義
一、柏拉圖正義觀的內容
1、國家正義
柏拉圖認為國家是否健全、是否合乎理想,主要看國家是否建立在正義的原則上,而國家的正義原則就是“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他根據分工理論和天賦說不同將城邦的公民劃分為三個層次:統治者、護國者和勞動者。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統治者是智慧的代表,是對整體事物的洞見,是對為整體的倫理目的所需要是事物的洞見,履行的是政治職責。柏拉圖認為,他們是用金子做成的,在國家中應掌握決定性的權利,實際上是政治家和哲學家的相結合,他把哲學家執政看作是拯救城邦的唯一途徑。
護國者這個階級必須表現出勇敢地履行職責的美德。在柏拉圖看來,第二等級也是屬于統治者,他們和第一等級一起,都是由金銀做成的。對外作戰時是戰士,執行軍事事務,平時是第一等級統治者從事統治的輔助者,履行的是軍事職能。
而廣大勞動者適合服從,他們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必須靠出賣勞動和勤勉提供國家的物質資料,主要負責提供整個國家的物質生產資料,履行的是經濟職能。三個階層對國家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能否實現正義,國家能否成為正義的國家,關鍵在于他們能否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國家的統治者運用其智慧統治著國家,護國者充分發揮保衛國家的職能,勞動者安分的從事自己的職業,接受著統治者的統治,即城邦里的這三種自然的人各司其職時,城邦被認為是正義的。
2、個人正義
柏拉圖將個人正義定義為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個正義的人,就是一個處在適當地位的人,他在這個地位上竭盡全力地做自己的事情,并且從這個事情中獲得應有的利益和幸福;柏拉圖把人分為兩個部分:即肉體和靈魂,人的本質就是由靈魂決定的。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三個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這三個部分又分別與三種德性智慧、勇敢和節制相對應。在人的靈魂中,理智和欲望是兩種相反的力量:欲望是試圖得到某種東西的力量,它是非理智的;理智是一種阻止欲望的力量,要拒絕得到某種東西。除了理智和欲望之外,靈魂中還有激情。柏拉圖認為,個體的正義就是正確處理理智、激情、欲望三者之間的關系:理智起領導的作用,激情輔助理智并且和欲望一致贊成它,由它領導而不違背。讓理性居于統帥地位,駕馭激情,控制著欲望,三者有條不紊,達到心靈的最佳狀態,這是一個人的最大正義。
二、柏拉圖正義觀的現實意義
1、就國家角度而言,治理好一個國家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可以從以下幾個具體方面出發
第一,國家治理應由德才兼備的社會精英擔任。柏拉圖在其國家分工理論中,要想保證理想國家的實現,統治者就必須既要具備天賦的才能和訓練,又要具備后天的經驗和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期,國家的行政人員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切實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最終實現國家的正義。
第二,注重和培養德治的思想。柏拉圖的《理想國》,從普通公民的安分守己到最高統治者哲學王的善治都是一種強烈的人治行為,從根本上是重視德治的表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該是德治經濟,促進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更需要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攜手共進,從個人誠信意識的著力培育到公共領域的道德規范的不斷完善是絲毫不能松懈的重任。
第三,強化政府職能,政府人員必須以公共利益為取向。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強調哲學王是政府的最高統帥,實際上隱含著強化政府職能的思想。政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協調,互不干涉,做好本職工作,從根本上實現社會的真正和諧。
2、就社會角度而言,柏拉圖的思想告訴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社會各種利益要素之間的關系,具體應該做到
第一,反腐倡廉,把公平正義作為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實現和諧社會必須要有正義的支撐,我們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對政府公職人員的監督力度,統籌協調社會各個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斷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
第二,把節制作為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重視社會的協調作用。柏拉圖認為,節制是一種好秩序,是做自己的主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矛盾,協調不同層次的人民群眾的具體利益,最終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我們重視社會的協調作用,加強社會和個人的節制能力。
第三,重視教育。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教育列為統治者力抓的一件大事,認為教育在國家建設中具有最為重要的功能,提高國民科技文化素質關鍵在于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保證教育公平應當成為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保證。
3、就個人角度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具體分析:
第一,要重視人的心靈作用,培養個人健全人格。柏拉圖的思想告訴我們要協調好知、情、義三者之間的關系,培育公民公平正義理念,促進和諧人格建設,大力弘揚人的正義德性。
第二,個人正義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柏拉圖認為,只有個人實現正義,保持靈魂的和諧,才能盡其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自覺遵守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2]包利民.柏拉圖成功證明了“正義就是幸福”嗎? [J].倫理學研究,2009(4):73—79
[3]白新歡.論柏拉圖的中心問題[J].學術論壇.2008(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