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說話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較高的說話水平惟有經過不斷訓練才能達到。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說話訓練以取得較好的效果,怎么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呢?本人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和不成熟的做法。一是克服障礙,使學生敢說; 二是創設情境,激發會話的興趣; 三是多種形式結合,教給學生說話方式。
關鍵詞:說話 能力 培養興趣
說話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較高的說話水平惟有經過不斷訓練才能達到。小學階段正式發展口語交際能力的最佳時期。《大綱》明確指出:“聽話、說話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說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是學生學習各門功課的基礎,也是學習作文的基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說話訓練以取得較好的效果,怎么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呢?本人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和不成熟的做法。
一、克服障礙,使學生敢說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的前提。由于多數學生膽子小,怕講錯,怕老師批評,怕別人笑話,有的不善講,于是在上課時索性一言不發。少數人雖能積極舉手,想說但又說不清。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使學生敢說。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克服學生障礙,努力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教師在教態,語言方面多親近學生。如:第一節課師生見面時,我先作自我介紹,然后熱情洋溢地說:“同學們從今天開始能跟你們在一起上課,老師心里很高心,老師很想與你們做朋友好嗎?你們愿意向老師介紹自己嗎?”短短幾句話,使孩子們縮短了與老師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產生了一種與老師交流的欲望,為大膽“說”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激發會話的興趣
興趣是主動學習的最好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有了良好的情境,學生說話會大大提高。如何創設情境呢?我們主要是運用人為的環境和開展活動進行的。一般來講,把訓練內容串成一個個充滿生活色彩的小故事,然后通過語言描述,幻燈圖片,道具布景等手段再現這些生活的情境,在訓練過程中盡可能設計一些諸如游戲,表演之類的趣味活動。適宜的情境,真誠的氣氛不但給學生以一種真實感和親切感,更重要的是創設了遺言的氛圍,從而激起了說話的欲望,萌生了“我要講”的愿望。創設良好情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聽說導趣,讓學生續說。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我們根據教材內容,用不同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以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小學生喜愛聽故事,課文中的故事使他們學到許多知識,懂得許多道理,同時也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往往在學完故事以后,他們還會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學習《爺爺和小樹》一文,在講授課文內容時先由老師把它編成故事講一遍,學生聽,聽完故事后大部分學生能講出爺爺對小樹是怎樣無微不致的照顧。學完課文后,有的學生向老師提出:“老師,爺爺在春天和秋天又是怎樣照顧小樹的呢?小樹又是如何報答爺爺的?”從這個問題說明我教學僅僅停留在課文有限的內容上是不夠的,應該用發展的眼光教學故事。老師通過點撥、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發揮想象,啟發學生繼續把故事編說下去。
②運用教具,表演引趣,練習說話。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根據這個特點,把說話訓練通過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妙趣橫生的課堂表演成為孩子們樂說的動力。如學習《比尾巴》一課,讓孩子們戴上課前制作好的頭飾,分別讓學生表演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再由學生通過表演畫畫、說說形式是課堂氣氛由靜變動,讓學生在其樂融融,在輕松愉快學習氛圍中學習,既豐富了口語,又知道各種小動物的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學到課文的知識。
③設疑導趣,啟發聯想。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也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教學《影子》一課,我在上課之時興奮地說:“昨天大家預習了《影子》這篇課文,聽說大家都有了許多話要講,誰愿意把自己想說的話說給大家聽聽呢?”同學們爭著舉高手,有的說影子是個小跟屁蟲,有的說影子是個魔術師,能變成無數的形狀。老師看著學生學習氣氛十分活躍。在此,就提了兩個問題讓學生去想:①學完課文你知道影子有什么特點嗎?②你觀察到影子什么情況下會在你的前后左右出現?學生們通過認真課文內容去想,課后實踐,最后把問題說清楚。和同學們互相交流時,還可以做做“踩影子”的游戲,學生都能在玩中學,學中玩。
三、多種形式結合,教給學生說話方式
①聽說結合
聽說教學是生活教育的基石,兒童的知識能力、習慣、情志都要通過聽說教學來獲取。小學生特別愛聽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橫生、富有兒童情趣的故事。教師可選一些文明禮貌、誠實勇敢、勤奮好學、童話故事等內容讓學生聽。如教學《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課,讓學生把聽后的故事完整地復述出來,教師給學生一條清晰的線索(如板書)來復述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的記憶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提高。
②看說結合
看圖說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最主要的途徑。根據教材編排相應插圖,教給學生觀察的順序,對較復雜的畫面進行分組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邊思考邊想象,然后說一段話,把說的內容寫下來,還可以根據內容通過即興表演讓學生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甜頭,”學習說話的情趣更濃。
③演說結合
生活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生活就是鮮活的教材。要培養學生說話的興趣,不要局限與書本的內容,還必須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各種方法,把說話訓練滲透到日常生活學習中去。教師模擬生活實際,讓學生演練,融入生動有趣的表演,游戲、競賽之中。如《在家里》,采用演說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學會做個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④讀說結合
閱讀教學是訓練學生語言的重要渠道,教師應憑借教材的優勢,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累積語言,增強語感。1 讀中練,在讀的過程中練習說話。2 答中練,即回答問題中訓練說話,這是閱讀教學中的常規訓練。如《借生日》一文,先讓學生閱讀全文,然后討論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誰過生日了?給誰借生日了?為什么要借?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活躍學生思維。
總之,說話訓練貴在實踐,要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他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中,遠不止上述這些。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律,合理安排,精心設計,注重說話訓練,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要先從說一句話、幾句話到一段話開始,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從簡到繁。逐步提高。